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学管理  >>  师资培训

站在民族复兴的高度

发布日期:2012-12-20 阅读:5984次

 

站在民族复兴的高度
—全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综合实践活动第十届研讨会综述
黄祖清 庞巧 龙志菊
2012年11月29日上午,习近平等新一届常委在国家博物馆,参观《复兴之路》展览。习近平在讲话中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空谈误国,实干兴邦。
2012年12月2-3日,教育部综合实践活动项目组、全国综合实践活动学术委员会在我市育才中学召开全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综合实践活动第十届研讨会——中小学校外基地综合课程建设研讨会。与会的教育专家、富有经验的教研员、中小学校长、校外社会实践基地校长和一线教师,站在民族复兴的高度,共同研讨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建设与发展,探讨中小学社会实践基地与学校在课程建设中遇到的问题,总结和交流各地课程建设的经验,很好地践行了习总书记的讲话精神。
研讨会开幕式由市教科院李常明副院长主持,华中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郭元祥(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工作委员会委员,中国教育学会课程专业委员会主任,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项目组负责人)综合实践活动在开幕式上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来自全国各地的与会听众济济一堂,会议充满聆听的热望、交流探讨的氛围。特别值得关注的亮点有四个:
一、领导重视,行政推动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司长王定华亲临大会作专题讲话,他指出,中共十八大后,随着我国城镇化、工业化、市场化、国际化、信息化的不断发展,随着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颁布实施,我国的基础教育正处在一个重要的发展和转折时期。面向2020年,教育部将从五个方面,完成基础教育战略性任务:
  1.促进基础教育公平,实现教育均衡发展
王司长着重强调,面向2020年,首先要促进基础教育公平。要通过“均衡配置硬件资源”, “均衡配置师资资源”,“优质教育资源共享”,“高中指标到校”,大力推进区域之间、城乡之间、学校之间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让所有的适龄儿童少年共享公平的良好的义务教育。
  在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过程中,各地因地制宜,大胆创新,积极探索,涌现出很多先进的典型。教育部及时总结各地推进义务教育均衡的经验,先后发布了文件,提出了要求,开展了经验总结。王司长表示,我们已经全面普及了九年义务教育,彻底解决了“有学上”的问题,而面向2020年,我们主要是要解决“上好学”的问题。
  2.提高基础教育质量,切实推行素质教育
  王司长提出,提高基础教育的质量必须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必须提高教师的水平,改善课堂教学,减轻学生负担。素质教育并不复杂,也不神秘,王司长说,只要满足四个特点,根据实际细化就可以说是素质教育:
  一要面向全体学生,不能只面向听话的学生,学习好的学生,你喜欢的学生和一些班干部,面向全体学生就要让所有的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获得发展。面向全体也要注重因材施教,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二要坚持全面发展。素质教育强调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要把中央关于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各项要求落实到校,落实到班,落实到每位学生的心坎上;要把中华文化的传统美德内化为学生的自觉行动;要特别强调民族团结教育、良好习惯的养成教育,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要特别注重培养学生能力,开发学生智力,教会学生自己打开知识宝库之门的金钥匙,避免让学生死读书,读死书,读书死;要特别强调阳光体育活动,大课间活动,让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要培养学生具有初步的感受美、鉴赏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还要加强劳动教育,重视学生动手能力,加强美的教育、劳动教育,让学生出点力,流点汗,有条件的话让学生“经风雨,见世面”,培养尊重劳动成果,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同时重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真正实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三要帮助学生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发展,变“要他学”为“他要学”。只有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内需力,学生才能够真正学到东西,掌握应该掌握的本领,并且具有持续发展的潜力。对此各地也进行了很多探索,云南的三生教育就是一个引人注目的教育探索。
四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强调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这方面的重要价值和意义。
王司长指出,面向2020实施素质教育,我们急需一支数量足够、质量合格、结构合理的人民教师队伍。为了促进教师队伍的成长,教育部将和各地一起开展工作,作出努力。我们要重视教师的培养,扩大免费师范生的试点,把好教师的入口关;要加大教师的培训,让所有的教师每五年至少有360个学时的拓展培训;教师的资格证书不再是终身有效,而是要五年一续,主要是看教书育人的情况和脱产进修的情况;开展教师周转房建设,保证教师合理流动;建立“特岗教师制”,由中央财政保证优秀教师到边远地区或农村支教的经费;要实施好中小学教师的绩效工资制度;要发挥班主任教师的功能,加大班主任工作力度,采取措施让更多的教师愿意从事班主任工作;实施教育家办学,造就一批卓越的教师、校长和教育家队伍。
教育部在2011年的上半年出台了面向2020年我国基础教育的人才培养计划,允许各地选拔一小部分优秀的有潜力的教育工作者,每五年给一个学期的学术休假(这一学期不用担任教育教学任务),可以在国内外巡游、游学,获得发展,与名师碰撞
通过教师队伍的建设,提高教育教学的水平,提高基础教育质量,避免加重学生课业负担王司长强调:要通过提高课堂效率减负,通过科学安排在校实践减负;通过减轻学生心理压力减负;通过缓解升学竞争减负;通过改变家长观念减负。
  3.完善基础教育体系,优化基础教育结构,促进基础教育协调发展。
王司长说,促进协调发展要促进学校、家庭、社会教育的整合,加强课(校)内外教育资源的整合;促进基础教育协调发展最重要的还是义务教育。要促进均衡发展,提高普及水平,提高教育质量,探索教育的现代化。
高中教育面对新的形势要加快普及,追求特色,提升品质,把高中教育培养成提升学生素质,并且为中华民族创新人才培养奠基的一个重要阶段。
他还特别强调综合实践要有自己的内涵、外延,要避免学科化倾向,通过课程的有效实施,增强学生的劳动意识和能力,培养学生回馈社会、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要加强综合实践活动基地的建设,鼓励青少年到名山大川、江海湖泊、农田工厂、综合实践基地等开展研学旅行,开阔视野,提高能力,在促进青少年全面发展中发挥应有的积极作用。
 4.加强基础教育管理
王司长强调,要加强入学管理,治理择校难题、提倡就近入学、倡导九年一贯制、初、高中分离等改革;加强学籍管理,推行电子学籍;加强教学管理:严格执行课程计划,开齐开足国家课程、切实减负提质、科学安排在校时间、积极开展心理教育、开展社会实践和服务活动。
5.深化基础教育改革、创新
  改革是发展的保证,改革是为了发展,没有改革就没有发展,很多体制机制问题需要破解,很多热点难点问题需要通过改革寻求答案。深化教育改革,既要搞好顶层设计,也要综合改革、整体评价、统筹兼顾、循序渐进。为此我们一要增强改革的坚定性、自觉性;二要增强改革的系统性、完整性;三要坚持改革的持久性和艰巨性,明确这些难处,我们锐意进取。
专题讲话最后,王司长着重强调了学生安全问题,“在完成这四项任务的征程中,我们需要回应社会关切,解决热点难点问题,加大教育保障力度,特别是要保证学生的安全,让学生一个也不多,一个也不少。一个没有安全保障的学校是一个不合格的学校;一个不具备安全意识的老师是不称职的老师。我们要把亿万青少年儿童的平安、健康、成长放在心上,立足本质岗位,珍惜获得的荣誉,面向2020,迈出新的步伐,跨上新的台阶。”
重庆市教委钟燕副主任也莅临研讨会会场,作专门讲话。她主要回顾了重庆直辖以来重庆教育发展与经济发展同步,在促进教育公平、均衡发展,提升教育质量上所做出的种种努力。特别介绍了重庆今年大力推进的深化课堂教学改革,追求卓越课堂的重大行动。她强调,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将是重庆推进新课程改革努力的方向,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课程改革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教育部和市教委领导亲临本次研讨会,并作重要讲话,体现了从中央到地方,各级领导落实十八大精神,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对整体推动国家新课程改革的亮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重视。
二、专家引领:站在民族复兴的高度(12月2日)
作为新课程改革的一个亮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推动,离不开全国各地专家的引领作用。2012年12月2-3日,来自全国各地参加重庆育才中学综合实践活动第十届年会的专家学者中,有两位专家显得引人注目:一是山西省教科院的副院长贺斌,一是华中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郭元祥。他们均从民族复兴的战略高度,阐述了对综合实践活动开发与建设的深层次思考:
1.贺斌:《关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发与建设的思考》
贺斌是中国最早命名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专家,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专家组核心组成员,十多年前就开始了对这一课程的研究。他的报告首先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进行了回顾与审视。他认为: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初衷和期望就是,冲出四堵墙的教室,突破45分钟的课堂,把世界当成学生的教科书。学生听到的才能学会;看到的才能记住,做过的才能学会。贺斌引用了前几天习总书记的讲话: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就是为学生提供学习的经历和体验;把今天的学习方式与明天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方式一致起来。
这门课程的设计理念强调综合性,重组整个所学知识,综合分析解决实际问题;强调实践性,把理论结合实践,把世界当成学生的教科书;强调活动性,让学生自己在科学、社会和生活实践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进而解决分析实际问题。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要解决为什么教、教什么、怎么教的问题。特别对于为什么教这一问题,他引用了温总理的焦虑和痛心、美国对中国的战略这两个生动的例子。他说,美国早就出台2030年前肢解中国的战略,对中国采取的战略基本上是经济掏空、地缘包围、军事遏制、政治高压、内外夹击、持续干扰,还包括挑起周边国家对中国进行战争,还要加上一个贸易围堵,直至进行最后的肢解。最恶劣的是毁灭我们的价值观。他还痛心地说,没有国防转换能力的GDP就是“狗的屁”,盖房子是无法盖出高质量的GDP。肥大不等于强大,重量不是力量。他的话语对在坐听众产生了深深的震撼,很自然地认识到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培养目标,那就是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一个孩子的发展,要使学生会做人、爱学习、善探究、能合作、有特长、能创新,成为具有远大理想、自立品质、科学精神、人文素养、学术能力、审美情趣、中国灵魂、世界眼光、执着信念、领袖气质的国家栋梁和民族脊梁!
其次,在综合实践的开发和建设上,贺斌教授认为,要注重校内课程资源开发和校外实践活动基地建设。要大力开展学生自主学习活动,强调让学生自己动手实践,听到的很快会忘掉,看到的才能记住,做过的才能学会。
贺斌认为,校外教育基地建设,为丰富学生的经历和体验,提供了难得的机会。另外,还可以开展一些社会实践活动,如向企业培训和体制外机构学习,进行儿童职业体验、领导力训练、企业培训、高效能人士五项管理、杰出青少年的习惯训练。对于校内的课程建设,则可以研究性学习为龙头,推进综合实践活动实施。
中国目前在基地建设和课程研发方面比较成功的范例,贺斌教授比较推崇三个典型:
张家港综合实践活动基地(全社会共建);北京某小学科技馆(特色);南京下关基地(六大系列)
最后,贺斌满怀激情地号召在座一线的教育工作者要有民族复兴的使命感和高度的历史责任感,通过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加强对学生的核心价值观教育;为了祖国的强大、民族的复兴而培养人才,培养真正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中国有我,不会亡!
2.郭元祥:综合实践活动学校与基地课程建设
教授从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的高度,首先强调加强实践教育,创新人才培养方式,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推进正体现了德育为先、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新课程理念。他列举中美孩子家务清单作为对比,揭示了信息时代中美教育的差距,以及我们面临的挑战,警示我们应该让孩子学会处理信息,学会全球交往,学会自我导向学习。他强调,我们现行的人才培养方式面临挑战,创新是时代的主旋律,我们应该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发展能力的关系,让学生学习的过程成为培养能力的过程。
其次,郭教授提出了“学校+基地”的综合实践活动模式。中小学课外校外教育基地,是在学校之外、课堂之外对学生开展各类教育活动的场所。他列举了学校综合实践基地的主要类型,主要有:附设性基地,如社会现有的场所、博物馆;体制性基地,如课外、校外专门机构场所;综合性基地,如青少年宫;专项性基地。他认为,课外校外基地虽处课堂之外、学校之外,但仍居课程之内、教育之内,是对学生开展各项活动的场所,是对中小学生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
第三,郭教授主张加强“学校+基地”模式的实践课程建设。学校在课程建设中要提倡学生进行自我导向性、问题导向性、实践体验性学习;学校在综合实践课程建设中要有明确的目标,在内容上要有实践指向,如博物馆课程、自然探究课程、社会体验课程;要不断完善课程制度,增强实践环节,增强实践课程与社会、生活的联系。
目前在基础课程建设中,实践教育基地课程呈现多样化的态势,已经形成素质拓展、军事训练、手工技术培训等模式,但标准化程度不够,存在基地实践教育与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脱节的现象。因此,他提出建议:
要发挥学校和基地两者的优势,达到优势互补,共同促进学生全面成长。要不断探索“学校+基地”综合实践活动操作模式,将实践课程基地建设分类:劳动实践、技术实践、社会体验(模拟法庭、社会考察、社会宣传)、主题探究(科学小实验)、专项训练,突出每一项课程建设的优势。
教授的专题报告体现了民族忧患意识和对与会老师们的谆谆教诲,给我们如何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提供了操作性意见,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三、现场授课,经验交流,凸显综合实践活动的规范化、常态化(12月3日)
1.现场授课
育才中学黄怡老师的《寻找我的苹果》选题课,武昌区保安街小学何玲燕老师的《有趣的皮影戏》活动课,两节课尽管学生对象、层次不同,但都比较规范,诸如问题情景的设计、学生的小组活动、互动交流、激情展示,都体现了指导教师在综合实践指导课中的恰当指导,学生主体的动手操作、积极思考、动态生成问题,凸显了综合实践活动课堂应有的生动活泼,一改传统课堂的死板无趣,激发了学生体验与反思,正如台湾作家刘墉所说:
“从小到大,我们喊了太多的口号,听了太多的训诫。而我们真正需要的,是从生活中产生的经验和感触!”
如果我们经常面对的是这样的规范化的课堂,我们的学生有什么理由不喜欢呢?
2.经验交流
黑龙江教育学院王林宝老师在《综合实践课程的规范化》中介绍了黑龙江省推动综合实践活动规范化实施的经验:
(1)课程开设常态化:哈尔滨市从小学到高中综合实践活动已经实现常态化的实施;
(2)指导教师全员参与:经常上课,转变教师传统角色;
(3)课堂教学规范化:学习金门听课的经验,课堂教学中学生讨论、小组合作、气氛自然、充满理性、思考、关爱的文化底蕴;教案中教学目标的表述有数字代号,教学设计流程有目标达成的具体师生行为的预设、生成;
(4)教学方式具有开放性:自2011年,已有十多所学校进行云学习课程实验,以学习者为主体,以教育者为主导,网上和网下学习相结合,多维参与,主动探究,在线互动,充满开放性的课程得到了信息技术发展十年规划纲要等相关文件的有力支持。
参与经验交流的领导、老师还有:河南郑州二七区解放路小学的郭喜凤;黑龙江哈尔滨道外区南市小学的刘佰玲;山东临朐第一实验小学的刘海芹;山东荣成素质教育实践基地的王洪志;江苏兴化板桥中学的詹兆华;成都成华区青少年活动教育中心的张易陶;河北保定市教育局教研室的刘秋莲;以及青海西宁南川西路中学、河北保定市新市场小学的老师。这些老师的经验值得我们学习的主要有:
(1)依托校本课程资源、红色旅游资源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如河南郑州二七区解放路小学;
(2)根据学生现有知识基础,联系现实生活对综合实践课程进行重组加工、取舍补调,如黑龙江哈尔滨道外区南市小学;
(3)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除每学期安排常规综合实践课外,每年4-6月,在七、八年级中开展综合实践主题活动,活动中贯彻“学生全员参与,教师全员指导”的原则,学生依兴趣选择课题组有序开展活动。如青海西宁南川西路中学。
(4)立足区域优势,建设历史文化基地、部门基地、社区基地、农村基地,开发实践基地课程,如江苏兴化板桥中学。
(5)整合校外基地课程资源,建设开放课程体系,体现实践性、主体性、整合性原则,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法制教育、生命生活与安全教育,开展科技创新、才艺展示与兴趣活动,如成都成华区青少年活动教育中心。
(6)上下联动,建立实验点,活动促进,点动成线,连线成面,扎实教研,推进综合实践活动常态有效实施,如河北保定市教育局教研室。
(7)为学校发展树品牌,重点打造综合实践活动,提倡教育生活化,以大爱将校园铸造成温馨和谐的家园,书香飘逸的学园,多姿多彩的乐园,如河北保定市新市场小学。
研讨会主持者、《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编辑部的沈旎老师对上述参与交流的各位领导、老师在推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规范化、常态化建设方面的贡献给予了充分的肯定。
四、论坛形式,中外交流
12月3日下午,在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郭元祥教授主持下,开设了一个别开生面的中美教育对话、学校、基地代表自由发言、相互了解、平等交流的论坛,成为此次会议的一大亮点。美国密西西比州教育委员会委员、州督学长HankBounds,美国德州格里纳郡督学长CrockettDubose是论坛交流的主角。在场的许多人,无论是校长、教研员、骨干教师,还是初出茅庐的青年教师,积极发言、质疑问难,同时真实感受了课程专家们的热情、睿智、幽默与随和,分享了两位美国专家带来的美国在推进综合实践活动方面的先进经验,拓展了与会老师们的视野。
本次研讨会使我们深切感到,综合实践活动的实践性、生成性、综合性、活动性优势,确实是当今世界各国培养孩子们创新、实践能力的主力课程。我们每一位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领导、老师们,真的应该站在民族复兴的高度,肩负起自己的历史使命,将这一富有生命力的课程持续、有效地推进下去,就如教育家叶圣陶所说:
我就凭年纪长一点儿、经验多一点儿的份儿,指示给他们一些方法,提供给他们一些实例,帮助学生得到做人做事的经验,以免他们在迷茫之中摸索,或是走了许多冤枉道路才达到目的。
两天的全国研讨会结束了,但我们的思考的脚步没有停止,我们更坚定的步履才刚刚开始!

 

重庆广益中学 版权所有(1894-2012) 校址:重庆市南岸区黄桷垭文峰段78号

邮编:400065   联系电话:62627262,62466701   传真:02362627262

  渝ICP备09006278号  


重庆广益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