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3日,重庆市教委发布全面提高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育质量十项规定(以下简称“提质十条”),对师德师风、教学改革、课程辅助活动、学校文化建设等方面提出了详细的要求。
“提质”内容涵盖丰富,抓起来千头万绪,如何才能抓住重点,集中突破?为此,本刊走访了部分区县教委主任、专家、校长,请他们畅谈“提质”观点。
突破口一:
抓课堂,深入实施“卓越课堂”计划
“提质重点应该在课堂,40分钟课堂有了质量,减轻学生过重负担才不是扬汤止沸,而是釜底抽薪的治本之道。”育才中学校长金永说,课程改革是落实“提质十条”的重要路径。
“提质十条”中明确提出,要深化课程改革,实施“卓越课堂”5年计划,解决好教师如何教、学生如何学的问题,培育高效课堂,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构建多元、开放、包容的课堂教学模式。
“抓质量很大程度上就是要抓课堂。具体来说,就是要以课改为目标,抓‘卓越课堂’的实施。”市教科院党委书记伉大林说,按照计划,到2016年,全市将初步建成符合学生需求,具有重庆特色的课程体系,80%区县有自己的校本教材,学校要建立起“卓越课堂”学科资源库。
“深化课程改革才能抓住提质的关键点。”九龙坡区教委主任陈瑜认为,九龙坡区把课程改革作为全区教育发展战略之首,目前提出的“开足每一门课程、优化每一节课堂、抓好每一项活动”与“提质十条”的目标不谋而合。
重庆精一民族小学校长廖伟说,学校作为主城区民族教育的窗口,新学期将以“美美课堂”为抓手,完善“优秀民族文化综合实践校本课程体系”,整体提升教学质量。
突破口二:
抓师资,强能提质提高教学水平
教师是立教之本。“提质十条”规定,要积极组织教师参加新一轮全员培训,确保全市教师5年内完成400学时的岗位培训;推行师德“一票否决制”,健全教师听课、赛课、评课制度,教师每年上公开课不少于2次,校长、教师每学期听评课分别不少于30节、20节。特别要求全市所有区县教师进修学校均要实现“合格”基本目标,2014年10月底之前,验收或复查不合格者将取消培养培训教师资格。
“从教师专业培训、成长环境、评价标准等方面,‘提质十条’作出如此详细规定,教师提质自然要成为重头戏。”大渡口区教委主任毛勇说,目前,大渡口区已加快教师提质步伐,今年与西南大学、重庆师范大学等院校联合,培训干部教师2600余人次,开创“学科工作站”,实行“双导师制”培训教师队伍。
突破口三:
抓评价,用好指挥棒实现学生全面发展
应试教育唯分数、唯考试的育人方式被摒弃的同时,随之也给不少教师、家长带来困惑:应如何对学校教育教学质量进行科学评价?
“提质十条”中规定,要坚持以评促教,建立科学评价制度。其中要建立以生为本的学校教育质量评价制度,让学生全面健康成长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通过质量评价制度,能强化学校质量主体意识,完善教学质量内控机制。”江北区教委主任马培高说,江北区将建立质量检测与管理制度,从课程改革、课堂教学、集团化办学等方面来规范学校办学行为,建设“优质教育强区、开放教育特区、特色教育名区”。
中华路小学校长王丹认为,评价制度作为指挥棒将纠正不少家长、教师片面追求考试成绩,忽视学生综合发展的育人观,学校目前开展的公民素养教育将与“提质十条”紧密结合,实现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
突破口四:
抓执行,区县一把手、基层校长是关键
据了解,新颁布的“提质十条”还包括师德师风建设、学生德育工作、建立社会实践育人机制,加强学校文化建设,加强学校、家庭、社会形成育人合力等内容。
“能否坚决落实,关键要看区县一把手、基层校长的执行力。”市教委相关负责人说,各区县教委应认真消化“提质十条”的主要精神,结合本区域实际制定更详细的实施细则。
一些区县落实“提质十条”已走在前面,渝中区确定今年为课程建设年,引领一批课程建设先进学校,举办教育论坛,开展校本教材交流活动。南岸区也已联合教育部教材中心专家,于近日开展为期1个月的全区课堂教学大调研活动,实行逐校、逐堂把脉问诊。
“落实‘提质十条’,是办人民满意教育的重要举措。”江南小学校长田琪说,学校将落实教研要“深”、上课要“实”、作业要“精”、教学要“活”等10字教学方针,建立提质机制。
落实“提质十条”,各中小学如何践行、促进教育提质?为此,本刊特启动“‘为了学生的呼唤’——重庆教育提质·优质学校领跑”活动,深入挖掘典型、推广学校提质经验,引导社会各界树立科学的人才观和质量观。
重庆广益中学 版权所有(1894-2012) 校址:重庆市南岸区黄桷垭文峰段78号
邮编:400065 联系电话:62627262,62466701 传真:02362627262
渝ICP备0900627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