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校友会  >>  校友会活动

老校友叶天慧寄语广益学子

发布日期:2012-03-29 阅读:5272次

 

尊敬的校领导、亲爱的校友们、老师们:
大家好
我是广益中学高44级校友叶天慧,今年86岁,1941年至1944年在广益中学读高中。今天,我应学校章校长的邀请,重回广益,和花季般的你们见面,拉拉家常,我感到十分荣幸和愉快。
小校友们,我是上个世纪二十年代出生的人,我读中学的六年正遇上中华民族悲壮的抗击日本军国主义侵略的八年战争。那时的我,与在座的你们年纪相仿,也像你们一样,内心充满对知识的渴求。但是,我们的祖国当时是国破山河在,同胞们的鲜血染红了大半个华夏国土。在重庆,从1938年起到抗战结束前,就经常面对日本飞机的大轰炸,白天警报声爆炸声不时响起,夜晚冲天的火光和烟雾随处可见,那时的渝中区是被轰炸的中心,到处是残垣断壁,街头巷尾死伤的平民比比皆是,就连一些树枝上都挂着被炸人们的肝肠和血糊糊的肢体残留,不论谁走过那些地方见到那些情景都会禁不住痛哭。当时的学生算是比较好的群体,飞机不来时大家就上课,飞机一来我们就要去防空洞躲避轰炸,使同学们天天读不好书,睡不好觉,吃不好饭。人们纷纷从城里搬迁到郊区乡下,我的家也从市区搬到石桥铺那边的二郎双山一带,我住读在广益中学,一周或二周回一次家,要从学校经黄桷垭走路到龙门浩江边过长江,再步行到七星岗搭班车到石桥铺,然后走七、八里路才能回到家,走一趟要用好几个小时。周六下午回家,周日下午返校,从家里带上油辣椒,炒熟的盐和一些咸菜,就在第二周用来当菜下饭,这样日复一日地度过了三年我的文峰塔下的高中学习生活。面对失守、沦陷、支离破碎的国土,面对灾难深重的中华民族,中学时代的我可以说是幸运儿。文峰塔总是古朴高耸,尹家林地上下的树木绿了又绿,而我和当年同学们的心里总是笼罩着乌云,与失守、沦陷、流血、流泪、屈辱、悲惨这些词语相对应的客观现实,让我们心境沉重、彷徨、忧伤、悲愤,我们担忧祖国的未来,渴望民族的中兴,我们奋发努力,想用知识去读懂中国,读懂世界,读懂正义,读懂邪恶,读懂人生,想用文明去报效祖国,反哺人民。我多么希望祖国强大起来,人民不在贫穷,社会充满阳光,因为我渐渐明白了一些道理。在这个世界上,贫穷连发言权都挣不回来,落后早晚是会挨打的!
随着抗日战争的胜利,随着中国共产党和人民解放军1949年11月解放了重庆,阳光不但普照大地,也照亮了每一个中国老百姓的心田。今年是建国六十周年,回想一下,仅从近代的1840年以来,有多少爱国志士、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才换来我们的新中国。真是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国就没有我们每个人的家!今天,我亲眼看到小校友们人人健康快乐,个个意气风发,我感到由衷的欣慰,我真的好羡慕你们,生在国泰民安的时代,学在崭新的广益中学,沐浴着党的阳光雨露,聆听着师长们亲切的教诲,我为你们感到由衷的骄傲!同时,我也知道你们学习很紧张,心理压力大,但想一想旧中国那样悲惨世界里那些悲惨人生,我相信你们定会珍惜,珍惜时光去创造未来,珍惜学习去志达高远。
英国人培根说:“知识就是力量。”已经有百多年历史了。在当今科学技术飞跃发展的世界上,人类文明和中华文明已经展现得灿烂辉煌,积淀得博大精深,只有善于把各类知识贯通融会、领悟升华,形成应对客观实践的智慧的人,最有可能成为时代的巨人!
最后,我衷心祝愿大家,架起自己人生的风帆,持之以恒,不懈努力,在师长们的指引下,去驶向科学的彼岸!做一个有益于人民,有功于国家的人。
谢谢大家!
                                                 老校友:叶天慧
                                       写于“世界知识产权保护日”
                                         二零零九年四月二十五日

重庆广益中学 版权所有(1894-2012) 校址:重庆市南岸区黄桷垭文峰段78号

邮编:400065   联系电话:62627262,62466701   传真:02362627262

  渝ICP备09006278号  


重庆广益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