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学校新闻  >>  广益新闻

以崭新课程发展观铺就学生“核心素养”养成之路

发布日期:2016-04-19 阅读:6090次

                       
回眸广益中学第七届教育教学开放周
以崭新课程发展观
铺就学生“核心素养”养成之路
回眸广益中学第七届教育教学开放周
以崭新课程发展观
铺就学生“核心素养”养成之路

http://cqsb.cqtimes.cn/html/2016-04/19/content_344222.htm?from=timeline&isappinstalled=0      

                     回眸广益中学第七届教育教学开放周

                 以崭新课程发展观铺就学生“核心素养”养成之路

      今年2月底,中国教育学会发布了由教育部主持拟定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征求意见稿)”。随着该文件的出炉,“核心素养”一词迅速成为当下教育领域最为关注的热词之一。借用华东师范大学课程教学与比较教育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钟启泉教授的话说:“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国民核心素养的培育是至高无上的课题,核心素养指导、引领着中小学课程教学改革实践。没有核心素养,课程改革就缺了灵魂。”
回眸广益中学第七届教育教学开放周
以崭新课程发展观
铺就学生“核心素养”养成之路

   如何行之有效地培养起学生的核心素养,抓住课程改革的灵魂;如何让孩子们真正理解核心素养中“社会责任、国家认同、国际理解;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审美情趣;身心健康、学会学习、实践创新”的内容要义?

  重庆广益中学在4月开展的第七届教育教学开放周中,就以“素养·课标·教材·学案”四位一体的教育研讨活动与创新课程展示,凸显出学校崭新的课程发展观念,也从实际出发,从教材出发,从课堂出发,带给了学生们全新的成长体验。

    成长的秘密不再羞于启齿

  《1分钟性教育》引申青春期成长过程

  近年来,虽然国家一直在推进中小学生性教育普及工作,但碍于国人内敛、害羞的总体性格,此项教育工作的开展与收效往往呈现出事倍功半的态势。而在广益中学看来,要想切实有效开展中学生性教育工作,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积极向上,则需要将中学生身心健康教育工作提档升级,从生命发展的高度来诠释,从终身学习的广度来解读。

  “同学们,下面我们通过视频《1分钟性教育》来开启今天的话题,大家可以一边看一边想想自己在青春期中的变化都有哪些?”

  4月12日,杨旭红名师工作室的田莲老师在广益中学体育馆内主讲生命教育课程,课前预热阶段,田老师用视频节目《1分钟性教育》作为课程索引,而自己则充当起“观察者”,关注着孩子们在看视频时的表情变化及情绪波动。

  一分钟的教学视频很快结束,体育馆内安静下来,大部分学生陷入了沉思。“孩子们,我能读到你们内心的喜悦与困惑。”田莲打破了安静的氛围,指出青春期是每个人必经的过程,在此过程中,每个孩子都会为自己的成长而感到高兴,因为这让他们体会到更多的自主性与责任感;也会为“第二性征”的出现而感到困惑,这让他们更加小心翼翼地固守着成长的秘密。

  伴随着《性趣大师》教学视频播放,田莲将话题转入到更加“敏感”的早恋现象。她采用实验性教学法,让孩子们在“马上吃1颗糖还是等待20分钟后吃4颗糖”之间做出选择,从而让学生们懂得生命不只有此刻的精彩,更有等待之后的灿烂。

  回归生命教育的大主题,田莲以“0.9*0.9”与“1.01*1.01”作为对比,她指出,人生就如两个简单算式,每天若拖欠一点,那成长的价值便会越来越小,而每天的付出哪怕多出一点,经过日积月累,也能收获最为充实的生命回馈。

  作为杨旭红名师工作室的负责人,杨旭红老师也受邀来到现场,她表示:“广益中学将生命教育讲座逐步内化为一门值得深入探究的校本课程,其意义是让学生在未来发展道路上走得更加安稳、通畅。”

  课堂最后,杨旭红以“选定目标、稳定情绪、坚定不移”三个关键词作为尾声,激励广益学子勇于感悟生命发展,体验成长乐趣,相信自己的选择。

  这是一次“生寸土而植万木”的

  教育探索

  纵观广益中学本届教育教学开放周内的课程,我们感受到这所学校正向外界传播着一种“无用之用方为大用”的育人气概,以这两门课程为例,可以发现学校已然将生命意识、人生发展、精神文明串为一个整体。或许,教育领域在此之前鲜有将这些内容作为常态化课程的,但广益中学此次的教育探索却展示出了这所学校全新的课程发展观——以课程为载体,培养孩子一生受用的“核心素养”。

  正如学校副校长周星所说,教育不是简单的操作性行为,教育应具备独特的人文意蕴,学校建立崭新的课程发展观,开设全新的常态化课程,于教师而言,是在树立全新的“教育信念”;于学生而言,便是以全新的培养模式与方法,使其在潜移默化成长、革新、蜕变。

  在业界内看来,或许广益中学的新课程观尚还处于起步阶段,不够系统与完整。但在我们看来,本届开放周更是一次“生寸土而植万木”的教育探索,其引发的思考与讨论,将进一步完善教育领域对于“核心素养”培养的理论及方法,也会有更多学子从中受益。

  课堂中呈现流动的人生

  模拟挫折亦能激发学生自主掌控命运

  在“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征求意见稿)”中,健全人格与适应发展是倍受关注的两大重点,如何通过一门课程同时训练学生在这两方面的素养与能力,广益中学围绕生命教育的原点展开发散,站在“人生”的高位上为学生们开设了挫折教育课程,并以极具实验性、实践性、互动性的教学方式创设不同的“人生情境”,模拟不同的挫折与艰难,以此磨砺学生心智,辅助他们成才。

  本次教育教学开放周中,广益中学心理老师田中伟以“流动的人生”为主题,将孩子们带入到了想像中的人生,并通过在每个孩子的“人生画布”上创设障碍与挫折,让他们提前领略了人生中的酸甜苦辣。

  “孩子们,现在请拿起桌上的白纸,想象你们美好的未来,画出一个情景!”一声令下,教室里只听见“唦唦唦”的笔触声。三分钟过去,阳光沙滩、功成名就、携子同游等美好画面跃然纸上,孩子们一一道出自己对于未来生活的构想,田老师也不时点头加以肯定。

  孩子们没有想到,“命运的转折”会来得如此迅猛。田老师口令发出:“交换你们的‘人生画布’,把它给到你不熟悉的同学手中,交换之后请你们为彼此的作品上修改一些东西,增加或者抹掉一些元素。”

  到孩子们再拿回自己的“人生画布”,彼时的阳光沙滩已被频添上了乌云与巨浪,而携子同游的天伦之乐中也被加入了陷阱与猛兽。一位女孩惊呼:“我自己画的明明是收到了北京大学的录取通知,却被改成“重庆挖掘机技工学校”的肄业证!”

  一阵哄堂大笑后,几个班级的学生却突然安静下来,伴随着田中伟老师恰如其分的解读,他们似乎明白了,人生不会如想象般一帆风顺,总是伴随着挫折与困境。

  “当你们的画布传递到别人的手中,你是否会感到不安?”田中伟的发问得到了全体学生的肯定回答。“人生画布”的教学游戏还在继续,别人涂抹、自己完善、别人添彩、自己删除等环节交替进行。

  几轮下来,很多学生坦言:“画布还是在自己的手中最好!”

  “其实这面画布就如同我们各自的人生,人生是流动的,不会一成不变,也不会一路坦途,很多挫折与困境,非我们所愿,但我们能做的便是战胜它、超越它,并记住它,记住它给予我们的磨砺与考验。”

  田中伟在解读课程时介绍,国内中学生总体上缺乏真正的情绪管理训练、挫折教育训练、职业素养训练,学校开设挫折教育课程,一方面是加强对学生以上方面的锻炼与培养,另一方面是作为学生“核心素养”养成的课程之一,从更广的维度将“学生素质”转化为“人生素养”。

\\"2016041907_brief.jpg"

  

重庆广益中学 版权所有(1894-2012) 校址:重庆市南岸区黄桷垭文峰段78号

邮编:400065   联系电话:62627262,62466701   传真:02362627262

  渝ICP备09006278号  


重庆广益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