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老师课堂讲爱情学生大胆回应
广益中学举行第七届教育教学开放周,特色课堂放异彩
http://cqcbepaper.cqnews.net/cqcb/page/3/2016-04/14/010/20160414010_pdf.pdf
在深化课程改革的当今,怎样将中学生的核心素养纳入课程标准的体系之中?教材与学案又该怎样做到与时俱进,符合学生个性发展?4 月11 日,重庆市广益中学拉开了以“素养.课标.教材.学案四位一体”为主题的第七届教育教学开放周序幕。
在精品特色课例展示活动中,广益中学的老师们向来自上海、杭州等城市的中学名师展示了自己的教学设计,并通过别出心裁的课堂教学,成功将课堂“交”给学生,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导。学生的核心素养,关乎终身发展幸福。广益中学的每一堂课,我们都能感受到“素养.课标.教材.学案”四位一体的融合。
高中生没必要羞谈爱情
课堂教学不仅要授予知识,更是要关注青春期孩子的心理成长。这个年龄的学生对爱情
有种懵懂的好奇,放到课堂上摊开来说,比起让他们秘密探究,不仅能激发学生的热情,更能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今天,我们来谈谈爱情这个话题。”在广益中学的特色课例展示中,高一年级的钟老师用一句话点燃了高一(8)班的孩子们的热情。这是一堂《品读经典》的阅读课,钟老师选择了现当代爱情诗歌为主题。舒婷的《致橡树》、席慕蓉的《一棵开花的树》、三毛的《如果有来生》等诗歌都脍炙人口。当钟老师为同学们抛出这些诗人的诗歌,并不断引导让大家分享自己的感受时,台下分组就坐的同学不仅接招了,表现可谓惊艳。一个小组集体上台读起《致橡树》,不仅情感饱满,语调抑扬顿挫,还进行了男女声部分配,他们说,朗读爱情是为了更靠近舒婷写这首诗的情感,经
过逐字逐句地推敲,打磨每个字的语速、语调、语气,让他们更能理解这首诗的内涵。
学生杨婧涵“单枪匹马”上台,解读自己对《一棵开花的树》的看法。她举例说,在读到“如何让你遇见我,在我最美丽的时刻”时,她“看到”一个两颊微红的女孩,她对她说,不必羞涩,应让花朵做衣裳,让霞光做彩妆,让白云做头巾,以期遇到那个“他”。
而在特设的自主创作诗歌环节,学生杨雪当场分享了自己的成果(节选):
“所有和你虚度的时光
都已被你精心雕刻
将阴影镂出花纹
将明亮织出缠绵
将春风塑成桃林
将雾气揉出轮廓
你是春日的女神
带来桃枝上的蜀锦……
我们之间所虚度了的
短的沉默,长的静谧
都是星河里的流光
被月光织成了华裳
衣你身上……”
她说,是在读了李元胜的名作《我想和你虚度时光》后受启发得到的灵感。
钟老师说,最近正在给同学们上诗歌单元,选择爱情诗这个主题是要让学生们了解诗歌的解读方法,同时也希望学生们从爱情诗歌中有所感受,对自己健康人生观的形成有所指引。她还在最后环节为学生们送上一段话,告诉他们,花样年华的少男少女,对爱情有向往很正常,但人生应该在更好的年岁,用更好的自己盛放……整堂课,钟老师都扮演着一个“导演”的角色,她负责安排好主线,至于具体情景怎么去“演”,放手让学生自主发挥,不少同学都说,这样的课堂是他们喜欢的,他们愿意为了这样一堂课去搜索各类资料,去调动全身官能,最终从诗中读出自己的态度。
发现美也是一种能力
“印度舞里面,舞者的娇羞,舞姿的灵动让你们感到很美,我们中国的杨丽萍,她的孔雀舞也几乎无人可以追。但你们能想到的用于形容这些舞蹈之美的词有哪些呢?”
在广益中学霍君老师的一堂语文课《观舞记》上,霍君以一段印度舞的视频引出课堂,并抛出问题。这一举动一下子调动起大家的“最强大脑”,纷纷脱口而出:“变幻多姿”“多姿多彩”“舞艺超群”……同学们的答案令霍君颇为满意,她又带领大家一起寻找文章作者冰心对舞蹈给出的形容,并请学生们自由朗读。坐在最后一排的李帅好不容易“抢”到一个机会,他饱含感情、抑扬顿挫地朗读起来:“我们看她忽而双眉颦蹙,表现出无限的哀愁;忽而笑颊粲然,表现出无边的喜乐;忽而侧身垂睫,表现出低回婉转的娇羞……在舞蹈的狂欢中,她忘怀了观众,也忘怀了自己。”李帅说,他本来就对语文非常感兴趣,霍老师的切入则非常实际,插入的印度舞的视频也为课程锦上添花,他和同学们不仅沉浸到了文章描述的舞蹈的世界,更是感知到更多的美。而对于学生的感悟,霍君则笑言,自己这节课的目标达到了。“语文知识也反映很多生活中的美,但不少人往往缺乏发现美的能力。”霍君说,她就希望通过这样的课程让学生们主动去架构对舞蹈的认识,进而拓展,培养他们对美的认知能力。同时,她认为激发学生的自主认知能力,更能激发学生学习、思考,以及对阅读、表达等方面能力的培养。
后记:
在另一名语文杨燕老师的课上,她用精心制作的PPT 将一堂《云南的歌会》变成了和学生互动、PK 的“思想”大会,同学们也完全放下“心防”,不管回答什么问题,都能做到自信,即便是错了,全班同学都来纠正答案,也是愉快的。而单玉平老师在生物课《细胞的生活环境》上,以布置任务的形式让同学们解构一轮轮的问题,探知问题的终极答案……广益中学老师的课堂,我们能够很清晰的感受到他们在利用教材撰写学案时明确的目标,他们也能自如地将学生的核心素养和综合素养与课程相结合,让学生自如参与到课堂,并时时绽放精彩。如此精心的教学,广益人,值得颂赞。
重庆广益中学 版权所有(1894-2012) 校址:重庆市南岸区黄桷垭文峰段78号
邮编:400065 联系电话:62627262,62466701 传真:02362627262
渝ICP备0900627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