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党建平台  >>  创先争优

重庆市广益中学申报市级文明单位材料

发布日期:2012-02-25 阅读:7438次

重庆市广益中学申报市级文明单位材料

 

    重庆广益中学创办于1894年,百年办学历程始终本着“行远自迩,登高自卑”的校训,奠定了坚实的办学基础和卓著的教育声望,2007年顺利晋升为重庆市重点中学。近三年来,学校坚持“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实施“质量立校,依法治校,科研兴校,人才强校”的管理策略,形成了“文明 进取 求实 创新”的优良校风,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

    学校坐落在南山风景区,有着丰厚的抗战文化底蕴。学校现占地78000多平方米,森林面积约60%。建筑面积30693 平方米。学校现有49个教学班,在校学生2779人;在编教职工184人。

    学校加大硬件建设力度,先后投资上千万元,新建了学生公寓,厕所,装修了学术报告厅,改造了学生公寓和教学楼,教职工配备了笔记本电脑,教室内升级了多媒体设备,将背投更换为投影仪。2009年3月学校完善了校园局域网的装备,开通了信息平台。学校建有250m塑胶运动场,校图书馆藏书8万5千册,学生电子阅览室2个,电子读物30万册,有专供教师使用的电子阅览室1个。教室、办公室全部安装了空调,使得教师办公、学生学习环境大大改善,现代化教学手段在我校得以普及。还投入使用了一幢三层全框架结构的标准化食堂,配置了1000余套餐桌,实现了炊事设备机械化,炊事用具不锈钢化。学校将绿化、美化有机结合在一起,整个校园显得美丽优雅。

    校园环境园林化、教学设施现代化、校园通讯网络化、学校教学制度化,教学管理人文化的实现,为提高我校文明层次提供了有力的保障。现将我校近三年来就“文明”建设方面作一个总结。

一、   班子团结,共抓文明

    为使创建活动全面协调开展,学校成立了争创市级文明单位领导小组,并建立了高效务实的运行机制。领导小组由校长章显林任组长,全面负责争创市级文明单位的各项工作;副书记汤建军、副校长曾伟、副校长周星和工会主席郑文九为副组长,以各科室主任为成员,各司其职,各管一片。

    其中,曾伟指导德育处和团委开展工作,以提高学生道德素质、提升学生行为文明、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和促进教室、寝室文化建设为主要内容;目的在于提高学生道德认知,健全学生完美人格,提升学生的品位情操。周星指导教务处和教科室,着力于教师的教学文明;郑文九指导总务处,着力搞好校园环境建设;汤建军做好老师的师德师风建设,激发老师主人翁精神。

    领导班子团结协作,各项工作井然有序,各项活动均有规划,各项措施均能落实。

二、建章立制,保障文明

    法律制度是实现文明的基本保证,学校为将广益办成一所“人民满意”、“教师满意”、“学生满意”的高层次学校,进一步完善了各项规章制度,增强了依法行政、依法治教、依法育人的力度,渐次形成了系统可行的建设管理育人机制,制定出一系列新的管理、考核办法。如《广益中学考勤补充办法》、《广益中学教师教学常规调查制度》、《广益中学教学质量分析评估制度和考核奖励办法》、《广益中学物品采购制度与监督办法》、《广益中学班主任(副班主任)管理及考核制度》、《广益中学岗位责任制考核实施办法》、《广益中学文明寝室、星级寝室评比办法》、《广益中学先进班级评比办法》、《广益中学学生综合素质量化考核制度》……一系列制度的制定与实施,系统地建立了学校文明办学、文明行政、文明建设、文明施教、文明育人、育文明人的良好机制。

    与此同时,学校成立了“广益中学德育委员会”、“广益中学家长委员会”、“广益中学学生自主管理委员会”。使学校教育真正做到了“社会、家庭、学校、学生”的四位一体。

    2009年底,学校制订了《广益中学三年发展规划》,确立了“全面深化学校改革,坚持科学与人文教育的统一,经过三年努力,力争把广益中学建设成为‘质量高、特色明、校风好、影响大’的市内一流学校奠定基础,使广益成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示范学校”的学校发展总目标。具体提出了学校发展的实施策略,确立了“学校德育、教师素质、学校管理、学校教学和课程开发、学校体艺、学校数字化”六大发展和“学校后勤服务、安全保障工程”等七大工程为内容的工作目标。这些内容,已充分体现在各处室和学校制订的计划中,为广益的发展描绘了一幅宏观的蓝图。

三、“两大建设和工程”,推进校园文明

    抓师德建设,让生命有魂。我们把提高教师社会地位,物质待遇,深化教育改革作为师德建设的基础。事实证明,教育内部的人事、分配、考核、奖励等制度所营造的教师工作环境,是师德规范能否维系和发挥作用的直接原因。学校实行全员聘任制,结构工资制,设立教育教学单项奖,骨干教师给地位、给待遇,模范教师、教师标兵给精神物质奖励。

    建立师德考评制度,转变评价方式。把师德建设作为“一把手”工程来抓,成立师德考核领导小组,实行“五级”师德考评制,即教师自评,教师互评,学生评教,干部评教,家长评教;建立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师师德考评体系。将五级考评和教师平常的教育教学效果,教研情况,获奖情况,违纪情况联系起来,使其与教师聘任,年度考核,职务聘任,派出进修,评优晋级一一挂钩,并实行师德一票否决。让师德表现真正影响着每位教师的前途和利益,师德规范和师德要求才真正具有约束力。只有具有了约束力,教师才具有加强师德修养的内在动力,教师才会将其内化为自己的行为。

    以“备课组建设”为载体提高教师业务水平。一方面以备课组为单位,组织专业培训,侧重点是围绕教材,研究教师如何教、学生如何学的问题。同步教学,集体备课、听课、评课、说课是基本活动内容。另一方面以解决教育变革而出现的新问题为目的进行专题讲座和讨论,如新课改理念下教师应具备哪些素质,课堂要求是什么,怎样的课才算一节好课,现代教育的困惑、缺乏是什么;为什么学生越来越不好教,学生在想什么,教师应该做什么等等。           

    实施两大工程,加大培养步伐。实施“名师工程”,培养学科带头人。学校对一大批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进行重点培养。一是要求他们每周上一节公开课,每月上一节示范课;二是要求他们不断总结教学经验,每学年至少在市级以上的学术刊物上发表一篇学术论文;三是至少承担一个区级以上的科研课题。经过反复的磨砺,涌现出一批在学科领域中有影响的知名教师。他们中有市骨干教师周星、郑文九、秦大忠、马咏梅等,连续在市、国家级刊物发表论文的张富等。实施“新秀工程”,培养青年教师。学校对青年教师提出“一年试用,两年提高,三年合格,五年优秀,六年出成果”的要求,学校要求每个青年教师能制课件,一学期至少讲一节优质课,一学期写一篇较高质量的论文。开展“结对子”活动,拜师学艺,指派骨干教师与青年教师结对子。结对双方共同备课,经常听课,学校定期检查听课笔记,并将结对成果纳入考核。开展教学大比武,近几年有曾莉等青年教师在市优质课比赛中获奖,李晓娟、黄祖清、黄万利等都成为教学骨干,李雪竹、周南宾、姚灵莉等还走上了领导岗位,梁荣等人撰写论文获市一等奖。

    经过几年的努力,学校已培养出一批教学成绩明显,科研能力强,在南岸享有一定的知名度的教师,他们中有市级骨干教师5人,区级骨干教师15人,区优秀班主任5名,参加过研究生课程班学习的骨干教师20人。

四、教育活动、宣传文明

    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构建文明校园,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1)学校始终把德育工作放在首位。成立了德育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学校的德育工作。

(2)黑板报、宣传栏、广播站等宣传阵地齐全,与当地派出所结成共建单位。学校重视“三风”建设,在实施过程中,从抓教风入手,推动学风的培养和校风的形成。

(3)发挥学生会、团委会的作用,从大处着眼,把“知校、爱校、兴校教育”作为灵魂,贯穿于各项活动的始终,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和志向。从身边做起,从点滴做起,培养爱的真情实感,培养良好的思想道德和意志品质,增长知识本领和才干,为祖国在新世纪中实现现代化作好准备。

(4)在抓好班主任在德育工作中作用的基础上,突出了课任教师在德育中的作用,要求教师要有全局观念,从有利于教育学生的角度出发,对学生高标准、严要求、与班主任协调一致,形成德育合力。

(5)重视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结合,成立了家长学校,定期召开家长会。开设“家校通”、开通校长信箱,努力营造家校畅通工程,使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同步。针对单亲、无亲学生,学校及时更新观念,提高认识,积极探索教育孩子的新方法,新思路。通过多种途径,依靠多种形式,形成以德育大纲为依据,以学校教育为主体,以社会教育为导向的新格局。

五、文化建设,彰显文明

    广益中学由英国伦敦基督教公谊会创办,至今已经历三个世纪,具有115年的历史,一部广益中学校史,就是中国近代教育史的缩影。悠久的历史积淀,是广益立校之本;厚重的文化底蕴,是广益兴校之源;文化育人、文化兴校是贯穿广益115年的办学特色。发掘广益厚重的文化底蕴,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秉承文化育人的办学特色,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我校主要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建设:

1、中西文化交流。广益中学是西南地区中西文化交流的发源地之一,学校初为教会兴办,广益中学的英文名为“Fiends\\\"High School”(友好、和谐、朋友般的学校),在教会36年的办学中,校园内基督教文化和以英国为主的西方文化氛围浓厚。1905年,广益中学建成了西南第一个标准足球场,1907年组成了首支有球服、球鞋的正规足球队,广益中学是西南地区足球文化的发源地。1928年,学校脱离教会,变为私立中学,但校长杨芳龄毕业于英国伯明翰大学,他将当时西方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文化思想带入广益,同时按照西方先进的教学设施要求,投入大量资金改善办学条件,聘请外籍教师任教,学校中西文化交流得以充分开展。现在,我校又与英国塞夫顿地区凤拜中学结成友好学校,双方实现了互访,在英国驻重庆总领事馆文化教育处的支持帮助下,在区政府和教委的领导下,我校师生与英国凤拜中学师生定期进行网上视频交流,加强中西文化交流,使广益的办学更具有前瞻性和开放性,使广益中学的办学更能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2、名师文化。抗战时期,重庆作为战时陪都,是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聚集了大批文化名人。校长杨芳龄抓住机遇,广聘名师到学校任教。由数学家何鲁、国学大师赖以庄、著名作家姚雪垠(《李自成》作者)、黄芝明(笔名碧野)、外籍英语教师文幼章(加拿大人,市11中创办人之一)、著名画家杨济川、佘雪曼、地理教授吴子龄等专家组成了一支名师队伍。解放后,学校也拥有一支以一级教师彭宗伦,二级教师涂一高、周俊儒,三级教师数十人为代表的教师队伍。这些名师道德文章兼备、教书育人并重、言教身教结合。挖掘整理这批名师资料,宣传这批名师的优秀品质,建设名师文化,以名师的学识为榜样,以名师的人品为楷模,配合“三名工程”的实施,铸师魂、炼师能、出骨干、有名师,打造优秀教师团队。同时以课改为导向、教科研及学科建设为平台、丰富教学手段,提高课堂效益、教育教学质量优异,为立校、兴校提供根本保证。

3、名校友文化。广益中学建校百余年来,培养了数万学子,其中出现了一大批名校友,他们中有政界要人、两院院士、文体精英。挖掘整理名校友在广益的学习生活事迹和成材报国的成就,建设名校友文化,激发师生的自豪感,让师生以名校友为榜样,调动学生的学习激情,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培养学生“知校、爱校、兴校”精神,让学生充满“今天我以广益为荣,明天广益以我为荣”的豪情壮志,这是立校、兴校的动力和源泉。

4、环境文化。广益中学座南山之巅,位古塔之下,傍黄桷古道,眺渝中美景,青山环抱,绿树掩映,空气清新,四季花香,鸟鸣树梢,花香扑鼻,人文景观,精雕细琢,巧妙天成,小桥流水,清波碧浪,回廊花架,灯饰典雅,不负大自然之钟灵毓秀,古道、塔影、松涛与琅琅读书声,演奏着人与自然和谐相伴、天与人浑然一体的天籁之音。清雅宜学,市内少有。校园亦花园,益智、益情、益身心。在此基础上,大手笔、高起点搞好环境文化建设的总体规划,增加文化元素,突出百年历史名校的文化底蕴,展现历史名校的现代风采,体现继承与发展的和谐,使广益的校园环境文化再上新台阶,以更好地实现环境育人、环保育人的功能,是今后五年学校重要工作。

5、制度文化。制度文化是校园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加强制度文化建设是依法办学、依法治校的需要,是规范师生基本行为的需要。在完善和制定有关制度时,以构建和谐社会和和谐校园为根本出发点,在制度内容中充分体现人文关怀,做好人与制度的和谐,情与法的和谐。

    通过校园文化建设,使广益中学自身得到升华,文化育人的办学特色进一步显现,打造品牌,外树形象,发挥重点中学的辐射引领作用。

六、关爱生命,体现文明

(一)主题月活动,珍爱生命价值

    学校非常重视生命价值和尊严,因此学校每学期都要安排一个月时间在全校开展生命教育主题活动,聘请校外专家来校作报告讲座,通过主题班会、编订并组织学生学习《广益中学学生安全知识手册》、广播、宣传栏宣传等多种形式,提高学生的自我安全保护意识,提升学生自救和救他的技能水平。

(二)落实制度,确保生命安全

    学校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出台了《广益中学学生安全制度》。要求各班主任、生活指导教师、专兼职心理辅导教师认真贯彻落实,并在日常管理体制中对学生进行检查督促,确保学生安全,具体包括:宿舍区晚点名制度、宿舍区财产安全监督制度、宿舍区的保安通宵巡查和值周教师晚值班制度、学生非正常进出宿舍区登记制度、周末清宿舍制度、教学区点名制度、教学区宿舍区财产安全监督制度、通校生管理制度、门卫控制学生进出校门制度。

(三)心理预警,重视心理健康

    学校从2007年开始就派出教师参加心理健康教育的相关培训,学校建立规范的学生个别心理辅导室,开展对学生的个别心理辅导。学校逐步开展团体心理辅导,对初高三年级开展团体心理讲座和考前心理报告会。同时,学校还根据新形势下高中学生心理生理特点,重点建立广益中学学生心理、生理预警、干预机制。由各班设立班级心理互助员将本班学生生理、心理变化情况层层上报。同时学校还建立一支由专兼职心理辅导教师组成的心理健康教师队伍,对心理互助员上报的信息进行分析、鄄别,对涉及一般心理问题的同学进行心理辅导和干预,对涉及重性心理问题的同学,及时与家长取得联系,建议及时到专业心理咨询中心和专业医院接受咨询或治疗。

(四)关爱困难学生,弘扬“红十字”精神

    学校每学年积极为家境困难学生申请教育资助券,每年在学年末将区政府教育资助申报的相关政策向学生传达和具体解释,同时考虑到高中学生特殊的心理特点,发动班主任私下与个别学生谈心,与家长电话联系,尽可能掌握学生真实情况,尽可能为家境困难学生创造一个好的物质基础。近三年来,学校给50多位学生减免床上用品费用,军训费用;团委、学生会通过回收垃圾的方式,充实学校的爱心助学基金;近年来,有200多位学生受到了学校爱心助学基金的资助。校党总支开展了党员与困难学生结对活动,不定期地与结对学生谈心,并不定期地对结对学生进行物质资助。

(五)安全预警,确保学校安全

    学校建立了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分工明确,做好各项安全工作。其中,郑文久负责学校食堂的安全工作,把好学校食堂进菜关,做到各项检测均符合国家卫生检测,各种菜品均做到48小时留样,并做好食品卫生安全预警方案;章明负责学校技防设施的运行监督检查,停电、停水预警方案,学校重点部位的人员管理,确保学校财产安全;邓贤勇负责监督实验组内的化学药品管理,做到定时、定人检查;唐光全负责实施自然灾害情况下的预警机制。

七、   办学成效,凸显文明

(一)社会评价日渐提高

    随着争创市级文明单位的开展,学校的文化建设有了一个全新的面貌,“文明 进取 求实 创新”的校风已经成为每个广益人的内心需求,全校师生呈现出一种积极向上,乐观进取的精神面貌,大气和谐的广益正在形成,社会各界对学校的评价越来越高。

(二)队伍建设明显加强

    近三年来,学校荣获重庆市民主管理示范学校、重庆市安全文明校园、“新中国成立60周年重庆教育功勋著名特色学校”、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活动布局学校、南岸区教育系统“五个好”基层党组织,基建工作先进集体、教育系统离退休工作先进集体、教育系统先进团组织、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先进集体、第四届教育科研工作先进集体、南岸区第三届教育信息技术与装备工作先进集体等十余项荣誉。。

    我校教师在区、市的优质课评比中屡创佳绩,曾莉老师等获区、市优质课评比一等奖;周世超、姚灵莉老师获市教学论文评比一等奖;周贵平老师等获市德育故事一等奖,全校获奖或发表的论文多达350多篇

    尹燕老师等被评为南岸区优秀班主任,秦大忠、袁发林、魏冬梅等被评为南岸区优秀教师,章显林被评为南岸区优秀教育工作者。

我校有4个市级课题,有21个区级课题。

(三)高考成绩逐年攀升

    2008年高考理科上线率为98.07%,居南岸区第一位。2009年高考重点、本科上线138人,上线率46.6%,总上线率95.6%。尤为可喜的是殷磊同学以664分的高分喜获南岸区第四名。

(四)素质教育硕果累累

    在2009年全国高等艺术招生考试中,有3人次获相应专业全市第一名。学校连续16年获南岸区办学质量综合督导评估一等奖。学校开展的阳光体育活动也倍受中国教育部、中央媒体的关注,学生的个性特长得到全面发展。

    这一系列成绩的取得,与学校大力实施素质教育是分不开的;更与学校开展争创文明活动是分不开的,我们相信随着活动的进一步深入开展,将取得更大的成绩。

重庆广益中学 版权所有(1894-2012) 校址:重庆市南岸区黄桷垭文峰段78号

邮编:400065   联系电话:62627262,62466701   传真:02362627262

  渝ICP备09006278号  


重庆广益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