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学校新闻  >>  广益新闻

把种子播在丰厚的土壤里

发布日期:2017-04-17 阅读:6114次

把种子播在丰厚的土壤里

让“整本阅读”课程为学生提供更多可能

春种、秋收。从远古到现在,从蛮荒到文明,从懵懂到不惑,中华民族开创了辉煌的农耕文明。五千年来,环境在变,生活方式在变,唯一亘古不变的是,我们还是依照时节安排一年的农事,这是遵循自然规律,与大自然和谐共生的最好例证。

如今,在广益中学的校园内,也上演着这样一幕幕播种与收获的情形。杨进虎、李晓翠、陈军、李晓娟、冯华、翁华斌、刘源媛、周世超等语文老师,将整本阅读的种子播撒进同学们内心丰厚的土壤里,用《红楼梦》、《三国演义》、《老子》和《人间词话》等文学经典,配合阅读、写作等方式细心耕种,待到时机成熟,我们惊喜地发现,每一片沃土都正在开出心灵之花。

“青梅煮酒论英雄”

一堂别开生面的公开课

“青梅煮酒曹操说刘备是英雄时,刘备借雷掩饰了把筷子掉在地上的举动,真的是太机智了。”“为替关羽、张飞报仇,刘备一意孤行执意攻打吴国,不太像一个深谋远虑的政治家。”“冲冠一怒为兄弟情,克服所有阻力起兵伐吴,这份豪情谁人能比?所以我敬佩他。”……411日,在广益中学第八届教育教学开放活动的舞台上,陈军老师与整本阅读“三国班”的同学们向前来参会的全市老师们奉献了一堂 “青梅煮酒论英雄之刘备”的公开课,不但引起了同学们对刘备个人及三国历史的讨论,还引发了到场老师们对于阅读方式以及阅读意义的讨论。

课堂上,陈军老师不但没有讲授《青梅煮酒论英雄》的课文内容,反而向同学们提出了“夷陵之战必须打么?”和“刘备失败是必然的么?”两个看似与课文无关的问题。原来,上课之前陈军老师就将本堂课的阅读材料发到了同学们手中,并对同学们提出了带着问题阅读的要求,让同学们在课外进行预习。到了课上,陈军老师也不再一味讲课,而是将课堂教给同学们,用一个个问题引导同学们将他们对课文以及对比阅读的理解表达出来。

 “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关羽死了,刘备必然发动夷陵之战。”“刘备老年昏聩,七百里连营、骂陆逊黄口小儿都犯了兵家大忌,必败无疑。”“刘备军事靠五虎上将,谋略靠卧龙凤雏,他真的很无能,失败在所难免”……,“三国班”的同学们轮番举手,开始回答老师的问题。堂下的老师们刚还在诧异陈军老师提出的问题和课文内容相去甚远,同学们的表现就给了他们更大的惊喜。下课铃响,堂下爆发出一阵热烈的掌声。

播撒“整本”种子

让阅读更加系统有效

“以前我就很喜欢《三国演义》,但只是对里面的故事情节比较熟悉。”张尹是一个十足的三国迷,之前对三国小说、电视剧的剧情都是信手拈来。加入“三国班”之后,他在老师的带领下不但开始精读小说,还通过阅读《三国志》、《孙子兵法》、《三十六计》等书籍,对书中的人物故事有了更深的了解。本节公开课,张尹的观点“刘禅懦弱正是遗传了刘备的基因”让台下的老师们也大呼惊讶。

如此精彩的公开课,离不开学校《中华典籍整本阅读》课题组老师们的共同努力。“在我们的选修课上,需要同学们通过积累和整合,将已经获得的知识、能力、方法、情感等方面的要素融汇整合,切实提高语文素养。”据陈军介绍,为了达到这一目的,选修班从一开始就制定了“研究性阅读”四法,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求同学们做到观其大略、务于精纯、慎思明辨、总结反思,让同学们读书能够入乎其内、出乎其外。

在此基础上,老师们还会向同学们布置专题任务,让他们带着问题去阅读书籍。最终,通过读书笔记、分享读书体验、撰写发言稿等方式来对阅读的书目进行总结性的归纳概括。“像我所上的三国选修班,就在前几堂课给同学们讲了成书经过、书中思想倾向、作者个人偏向以及艺术加工手法等内容,然后再给他们布置了‘刘备是英雄么?’这个专题,让他们带着问题去读书。”

 

收获全方位能力

将阅读变为一门素养课程

2016年《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中,要求高中生能够在尊重作者的基础上,多角度多层次地阅读,根据文本发现问题,对作品进行有深度、有高度的品读以及个性化的、有创意的解读,追求思维的创新和思想的生长。针对这一变化,广益中学高中语文教研组长、整本阅读课程负责人杨进虎制定了《“中华典籍整本阅读”课程标准》;而整本阅读,可以说是广益中学老师们在长久的课堂实践中提出来的有针对性的应对课程标准变化、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方法。

据整本阅读课程执行人李晓翠回忆,她最开始将课题付诸实践实是2010届,到2013届时她开始系统地让自己班上的同学阅读《论语》。根据阅读,同学们开始讨论孔子最喜欢的学生是谁,孔子的学生们都有什么思想,孔子思想中有没有道家思想……最后,同学们得出了孔子是一个可爱中带些萌的特质的形象。在李晓翠眼中,那次课程相当于一次实验,还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一个理科班的同学通过阅读,不仅熟悉了《论语》,还提升了理解和表达能力。进入大学,那个班的同学很多都加入了学校的辩论队,现在大家还常在群里讨论辩论的问题。

收到成效后,李晓翠又在2016届的班上让同学们阅读《红楼梦》,并最终在学校开设了整本阅读的选修课程。“语文远不是课本这么简单,它包含了听、说、读、写,囊括了理解能力、语言能力、思维能力、表达能力等多个方面。”李晓翠说,推行整本阅读课程的目的,就是让同学们从课文选段中跳出来,用更加全面的角度去阅读、理解文章的含义和内涵,从而让同学们领悟其内涵、养成独立思考、善于表达的全方位的能力。

教育观察:

“岁月也许能抹去我脑海里您的那些话语,却抹不去您看我时眼睛里的微笑,抹不去您抚摸我时手掌上的温度,抹不去您拥抱我时衣服上的皂香,抹不去您给我煎果子时轻哼的曲调……”这是李晓翠的学生杨婧芸在《致外婆的一封信》中的内容,描写细腻,感情真切。李晓翠说,杨婧芸平日里就喜欢读莫怀戚的散文,这篇散文中也有名篇《散步》的影子。“阅读带给了她亲情,也带给了她思考。”

其实,每个学生都是一片心怀未来的沃土,我们要去播下种子,进而收获果实。在广益中学,老师们通过整本阅读的方式,让学生们明道理、懂思考,善表达,让学生们在阅读的过程中与文本、与作者对话。然后,在一次次的阅读中,提升学生的精神境界、人文素养以及全方位的能力,让他们为自己的未来努力耕耘,收获希望。



      

重庆广益中学 版权所有(1894-2012) 校址:重庆市南岸区黄桷垭文峰段78号

邮编:400065   联系电话:62627262,62466701   传真:02362627262

  渝ICP备09006278号  


重庆广益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