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不只是一地鸡毛,还有诗词之美
整本阅读的书目定下来之后,黎海燕主动前去“认领”了《人间词话》,这对她来说是个崭新的挑战。教龄四年的新老师,要带领高中生从审美的角度来分析中国古典诗词,这样的课,很容易使其成老师一个人的“独角戏”,“认领”之初海燕老师是有些忐忑的。
“还记得那个寒假,她的朋友圈每天都在发有关《人间词话》的读后感。”采访中,同一办公室的李晓翠老师补充道。的确,虽然为汉语言文学专业的研究生,但黎海燕坦言,她了解的《人间词话》都是一些碎片化的解读,并没有系统而深入地去看这本书。为了上好这门课,黎海燕逐字逐句阅读注解,大量查阅文献资料,记录分享读书笔记……为开学来的第一课做了充分的准备。
选修课的学生都是有兴趣、有功底的文学爱好者,他们当中,有些人的语文素养极高,当老师的在备课过程中绝不能有半点儿敷衍,“这既是对学生负责,同时自己也心安。”黎海燕称,事实告诉她,一学期下来,从学生们写的小论文中就可以看出,这些孩子们观点尖锐、解读创新,很多想法都让人耳目一新。
“温飞卿的词,都是美丽的名物,从不表现直接的感情;韦庄的词虽然都写得很直接很真切,但是都包含着他自己的很深的感情。”黎海燕在讲义中写道,温词的品格就像画屏上的金鹧鸪,“画屏金鹧鸪”只是外表的精美,没有生命;“弦上黄莺语”却活泼灵动。重读《人间词话》,让黎海燕感觉到了内心的充盈,她在王国维的赤子之心中领略到了中国传统诗词的美妙。
在日常的生活之中,黎海燕也喜欢泡上一杯茗茶,细细品味诗词意境。在她看来,做自己热爱的事情,就不会觉得是负担,而是在吸收营养,“诗词是可以美化生活的,让人摆脱世俗的琐事,少了一些内心的挣扎。”黎海燕称,有了诗词之后,生活不再是一地鸡毛,它包含了很多五彩绚烂的装饰品。
黎海燕
无为而治、道法自然、有无相生
见到钟林娟老师的时候,她正在办公桌前临摹字帖,“趁着课间休息,忙里偷闲一会。”她说。
练字、阅读,是钟林娟每天都要做的事情,经年累月,已经成了习惯。读书,一定要手写读书笔记,她学生时代就是这么做的,延续至今已经有很多个伴着墨香的笔记本了。
采访过程中,她随手拿出一个厚厚的笔记本,里面每一页都写了满了清秀的文字,“这是读《道德经》的时候写的,别小看这只是一本薄书,但是足以让每个人都读成厚书。”钟林娟表示,作为整本阅读选修课《道德经》的授课老师,课前她花了两三个月的时间去读那五千言,“《道德经》不比《红楼梦》,《红楼梦》可演、可读、可颂,让学生感兴趣的场面和人物很多,但是《道德经》却很难读,它里面蕴含着朴素的辩证观点,要慢慢揣摩才能悟出古人的哲学思想,这对中学生来说,是件难事。”
虽不简单,但我们要坚持。这是钟林娟跟学生们一再强调的观点,“这样的书确实没有小说、散文好看,但它却可以训练我们的思维方法和阅读态度,长此以往,就能悟出其中的人生哲理。”
现在很多人喜欢看综艺娱乐节目,为什么?因为它可以不动脑筋。《道德经》读起来生涩难懂,对中学生的阅读积累而言,是一种挑战,这就让钟林娟在讲课时要顾及很多,她要用最简单的例证、最通俗的语言来解释这些哲学道理,“提前做功课,必不可少。”
令他欣慰的是,学生的思想要比想象中深邃得多,他们有着自己理解的“道”。朱万成在论文中写道:“无为”是积极精进讲究有效的作为;“无为”是顺应自然,不好强,不慕名利,无欲无求;“无为”是老子对宇宙性格的判定,没有自私与狭隘。正如学生韦映雪所言,老子用五千言能把我们引上道,但是这路还得我们自己走,我们也能自己走。
这位90后的年轻女老师,比班上的学生大不了多少,但言语之间充满了思考。在她看来,读《道德经》是一种修心的过程,其中无为而治、道法自然、有无相生等观点,是一个人一辈子的修行,于她,才刚开始。
亭前阅读的钟林娟老师
存在即合理,包容人性的不足
一头干练的短发,一口标准的普通话,知性而优雅是学生对李晓娟老师的第一印象。从教25年的语文老师,要重拾《红楼梦》,并在课堂上和学生进行深度的讨论,这让李晓娟很激动。
“语文课本里面有《红楼梦》节选,学生从只言片语中很难感受到这部鸿篇巨制的伟大,由于学生的不理解,老师讲课也很被动。”李晓娟表示,现在选修课班上的学生不一样了,很多学生都看过《红楼梦》的完整版,也看过相关的影视作品,有些“红楼迷”甚至看过五六遍全文,学生们还成立了红楼梦社团。
为了开学上好课,在寒假的时候,李晓娟又一次拿起了那本厚厚的名著,一页一页认真翻看,沉浸“大观园”的她重新体会每一个人物的喜怒哀乐,这一次的深度阅读也让她领略到了曹雪芹的慈悲与宽容,感受到了社会百态的真实。
“人的天性,非独善亦非独恶,而是具有善与恶的两面性。”李晓娟说,曹雪芹的《红楼梦》让我们看到了各种不同形式的生命,高贵与卑贱、善良与恶毒、仁慈与冷酷、贫穷与富有、美丽与丑陋……而对于贫穷、卑贱与丑陋,曹雪芹并没有嘲笑,只有悲悯;没有厌恶,只有宽容;没有歧视,只有尊重。
"存在即合理,包容人性的不足",这是李晓娟在课堂上跟学生们一直强调的观点。以前初读红楼,她喜欢林黛玉,现在随着阅历的积累,她觉得其中的每一个人都至情至性,“有时候我们也会在自己身上看到贾瑞,看到薛蟠,这是一个人的另一面。”
世界文学名著中,很少再有一本书像《红楼梦》这样,可以包容书中每一个最卑微的角色。“曹雪芹的宽容与慈悲,具有海纳百川的度量,高山仰止的气势,这是我们一辈子都要学着去修炼的。”李晓娟也希望自己能在生活中用不遮掩的态度,去真诚的面对她的学生,在她看来,任何学生都有优缺点,为人师者,要试图去鼓励他们发挥正能量,“学习就是一个不断试错的过程,学会宽容,就会把这个过程当成是生命的礼物,未来的生活才能更加精彩。”
李晓娟老师和同学们
重庆广益中学 版权所有(1894-2012) 校址:重庆市南岸区黄桷垭文峰段78号
邮编:400065 联系电话:62627262,62466701 传真:02362627262
渝ICP备0900627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