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学校新闻  >>  广益新闻

一个梦想花开的地方——广益中学“四我”团队建设侧记

发布日期:2017-10-30 阅读:6211次

一个梦想花开的地方——广益中学“四我”团队建设侧记 

2017-10-30 重庆广益中学

一个梦想开花的地方

广益中学“四我”团队建设侧记

 

●●●

南山之巅,文峰古塔,黄桷古道、森林广益。

    创建于1892年的广益中学,有着120余年的悠久办学历史,在“增广学行,益国利民”办学理念的指引下,一代代广益人栉风沐雨,砥砺前行,不断丰富百年名校的底蕴,打造出内涵发展的新名片。

     “心齐、气顺、风正、劲足”正是广益中学这支优秀教职工团队精神面貌的真实写照。如今,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下,他们继续践行着我重要、我行动、我自豪、我幸福的“四我”发展格局,不断收获着职业的幸福。

     文峰塔下,广益中学的“四我”团队正向着朝阳,在筑梦路上不断前行,绽放着花开的梦想。

 

“我重要”

凝聚团队建设“向心力”

     一个团队优秀与否,不在于有多少优秀的个体,而是团队中的每个人都能发挥出最大的作用。广益中学的教职工团队,就是这样一个能激活每个人的团队。

      王明,广益中学一位从业20多年的普通清洁工,在1500多名住读生眼里,他的存在是不可或缺的,正是他的劳动,为他们创造了安心、舒心的学习生活环境。

      王明主要负责每天清除5栋学生宿舍和教师公寓的生活垃圾,算下来每天要清除近400个房间的垃圾。从早上7点开始,一直到晚上7点才收工。因为没有电梯,5层楼的学生宿舍他必须把垃圾一层楼一层楼的搬运到楼下,再拖运到校外垃圾站。为了提高工作效率,他专门买了一辆摩托,焊了一个货架,垃圾就可以装在后面,方便装运。但即使这样,也有忙不过来的时候,去年6月高考结束后,学生宿舍废弃垃圾特别多,为了赶进度,不得不一个人加班到晚上10点多,回家都累得腰酸背痛、浑身散架,但想到学生很快可以住在自己打扫干净的宿舍内休息、学习,他又打起精神。

     20多年了,他很少请过假。在王明看来,自己不去做,垃圾一天不清理,1500多人的生活垃圾堆在那里难以想象。这么多年,他觉得最满意的事是“从未有师生抱怨过垃圾清理不及时。”

      每一个人都不可或缺,每一个人都在平凡的岗位努力发挥自己的最大作用,汇聚成一股不平凡的力量。

      何明耀,在广益中学食堂工作有19个年头了,从墩子、白案到厨师的岗位,他都做了一个遍。当墩子的时候,每天负责切几千学生一天三顿的荤菜,最忙的时候,下班累得连胳膊都抬不起来。有一年,因为设备还没安装好,为了给住读同学及时供应上开水,4栋学生宿舍,最高的5层,他一层层楼靠自己人力担上去。

      身处食堂岗位,何明耀一直紧记食品卫生安全这条硬指标。“岗位虽不起眼,但责任重大。”何明耀说,以前每次切肉前他都要反复清洗刀具跟砧板,切完后更要用高温热水进行消毒。对料理台、绞肉机等设备的清洁他更是无一遗漏,每一个角落都做到干净、卫生。

      如今因为临近退休,不再亲力亲为,但他还是要负责食堂的食品监督,看看菜品是否新鲜、洗净,是否严格按照操作程序操作。午餐协助维持秩序,帮忙给学生打饭、盛菜。空闲下来,他总会暖心地问问就餐的学生,“分量够不够,吃好没有?”“饭菜还有哪里不合胃口?”收集到意见就反馈给厨房师傅,以便加以改进。“看到孩子们就餐后精神饱满地投入学习,觉得所有的工作都值得了。”何明耀说。

       时刻牢记自己的使命,时刻为团队进步迸发出最大的能量。

       杨军,就是这样一位关键时刻牢记自己的重要职责,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的优秀班主任。

      今年,杨军所负责的班级,学生陈焱琳,被清华大学美术专业顺利录取,谁曾想到,仅仅在今年3月,她的文化成绩离清华大学的录取线还有较大差距,要在落下近2个学期的文化课、距离高考不到3个月的情况下,实现超越?——这几乎是不可能的任务,杨军却毅然决然挑起这一重任。

     杨军与班级的各位科任老师逐个交流,结合陈焱琳各科的实际学习情况,为她量身定制一份学习计划,帮助她梳理各学科重难点,并逐一协调学科老师点对点辅导。

     除了关注陈焱琳的学习成绩,杨军更关心她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变化。“健康的身体是基础,要学会劳逸结合。”“不要有太大压力,只要跟着学习计划走,相信自己一定是可以的。”……每天杨军都会找各种话题同陈焱琳“闲聊”几句,给她减减压。

      在教师团队的共同努力下,陈焱琳高考成绩总分530分超过重本分数线,最终顺利被清华大学录取。杨军老师说,在他们最需要的时候站出来,这就是我应有的价值。

 

我快乐团结的大家庭(广益中学伙食团)

 

因为我重要,所以有担当(数学教研组)

 

“我行动”

迸发团队建设“新活力”

     行动,是最有力的见证。正如苏格兰作家托·卡莱尔所言,“我们的行动是唯一能够反映出我们精神面貌的镜子。”在广益,教职员工用一次次具体行动向世人展现出一支师德高尚、作风优良的团队的精神风貌。

      保安队班长王德勇,勤勤恳恳在校工作多年,虽然她经常觉得自己的岗位不起眼,但她依然用自己的行动,诠释广益中学教职工团队的敢于担当、敢于行动的精神内涵。

      作为班里唯一要参加夜间巡逻的女队员,王德勇队内绰号“铁人”。“铁人”的称呼可不是吹出来的,平时的她巾帼不让须眉,脏活累活抢着干,甚至一个顶两。有一次,队内好几个岗位同事同时病倒、离职,她咬牙一连上了八天班都没休息。白天守门岗,晚上每隔1小时还要巡逻。本来学校到家只需要步行几分钟,那段时间她一直坚守都没有回过家。

      “铁人”在广益中学工作几年,早就练就了“火眼金睛”,凡是校园内出现的安全隐患都会被她第一时间发现,哪里下雨天后积水多容易滑倒,哪里的树木枯萎,刮风下雨枝丫容易掉落砸伤人,哪里又有电线外露……只要巡逻走过,她都会很留心观察,及时报告处理。

      “铁人”的“火眼金睛”最绝的还在于,凡是企图从她值守门岗蒙混过关的同学,都逃不过她的法眼。因为一到新学期开学,王德勇总会用心记住几百名走读学生的面孔,一旦有住读学生想“非正常”离校,都会被她迅速甄别出来。甚至每个班班主任是谁,爱调皮捣蛋的学生有哪些,她都私下花了时间去记,做到随时心中有数。

      虽然“铁人”铁面无私,执法严厉,但对孩子们总是嘘寒问暖,进进出出都要叮嘱注意安全。学生们都说,“前门的嬢嬢对我们最好了。”

      “言传身教,身教更重于言教。”已经连续当了7年高三班主任的黄宏这样说。

      每天,早上7点,黄宏就来到学校,前往教室查看学生到校情况,陪学生一块开始早读。晚上10点半高三学生下课后,黄宏还要前往学生宿舍进行查寝,11点过后才能离校,到家时往往都差不多已经12点了。正是黄宏老师的身体力行,处处对学生无私的爱,让班里的每个学生都看在眼里记在心头,并激励着他们努力学习。

      学生小宇,上课一段时间老集中不了注意力,不是玩手机就是打游戏。为了让小宇把精力重新放在学习上,黄宏费劲了心思。一方面,黄宏经常找他聊天,了解学习上的困难,对症下药;另一方面,经常与家长沟通、交流,共同配合子女的教育。通过心理疏导,帮助他理清人生发展方向,小宇重新找到学习的动力,最后顺利考上自己心仪的大学。

      关爱,不仅限于每一位学生,还有更多青年教师的成长。

      教师魏冬梅在完成日常教学任务之余,还负责高中生物组的教研工作,教研组内年轻教师的成长是她一直放在心头的大事。

      记得两年前,青年教师张影准备代表南岸区参加重庆市生物优质课大赛,魏冬梅积极联系学科教师组建磨课团队,历时两个多月进行全程跟踪、指导、服务。从讲课时的服装、语言、眼神到手势,都给张影严格把关,提出最中肯的建议和指导。

      张影上课时语言不够精炼,试讲几次下来都达不到效果。为了帮助张影克服这个困难,魏冬梅将她上课所说的每一句都写出来,再同组内老师一字一句帮她分析、打磨、改正。

      正是对细节的不断追求,张影老师成功蜕变,在赛课比赛中获得了重庆市第二名的好成绩,现在已经成长为学校高中生物组的骨干教师。

      行动是一切教育理念最好的落实,一所学校的底蕴和气质往往蕴含于内。

 

“我行动”,守护校园师生安全

 

因为我行动,所以有改变(生物教研组)

 

“我自豪”

激发团队建设“内驱力”

      作为百年名校,广益中学的文化内涵滋养着每一位师生,也让身在广益的师生倍感自豪。

      教师马开奇虽然只到广益中学3年,但对广益中学的校史,却如数家珍。1892年,学校由英国伦敦基督教公谊会创办,1894年,迁校址,开始称广益书院……“能够进入广益这所历史悠久的百年名校教书我很自豪。”马开奇说。

      “行远自迩,登高自卑”这句百年校训是马开奇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他经常教导学生要学会谦卑、自省,对所有学生他更是一视同仁。在他看来,“教室内任何一个位置都是学习的地方”,因为,作为班主任,他从不按成绩安排座位。遇到成绩较差的学生他还主动跟学生打招呼,关心他们的学习与生活。

      作为一名数学老师,马开奇有一套自己的秘诀。他上课生动形象、幽默风趣,用语十分接地气,很容易就让学生爱上数学。学生怡怡起初觉得数学枯燥无味,对数学有畏难情绪,听了马开奇的课后,一下子激发了她学习数学的兴趣,现在数学已经是她最爱的学科。学生小杨数学基础差,对学习数学信心不足。为了让他提高数学成绩,马开奇让小杨担任班级的数学课代表,倒逼他学习数学的积极性,现在小杨数学成绩也稳步提升。

      在广益中学,谈到自己的团队或岗位,每位教职员工都有满满的自豪感。

      在去年全国“一师一优课”比赛中,广益中学青年教师李玉婷在众多参赛者中脱颖而出,获得部优奖,而获奖时的她只是一位才工作1年的新手。

      “是广益这支优秀的教师团队造就了我。”李玉婷自豪地说,在广益,想不进步都难。

      她记得2015年刚进广益中学,学校就为她找了一位“师傅”陈军,对她的教学进行全面指导。进校第一年,每周李玉婷都会去听“师傅”陈军的课,进行观摩学习;陈军每周也会听李玉婷的课,针对她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指导。学校每个月还针对刚进校3年的新教师进行青年教师培训。通过学校听课、讲座等方式解决新教师课堂教学中所面临的问题。

      对自己职业的认同和自豪,贯穿于每一位教职员工身上。

      文玉良是管理学生宿舍的生活老师。“平时要照顾好1500多名学生的日常生活起居,责任挺大的。”谈及自己的工作,文玉良蛮有成就感。

      因为孩子们都很喜欢她,见面都称呼她“生妈”(像妈妈一样的生活老师)。过年过节时短信问候,有的学生还会将对老师、父母都不会讲的悄悄话,也会同文玉良聊一下。

      “生妈”平时很忙,每天每层楼房间的清洁检查、安全巡视,哪里照明不好,哪个房间的开水器坏了,哪个学生棉被不够,学生是否准时就寝……关注的事务特别繁琐,一周也只有学生离校那一天才可以喘口气。

      平时最让她操心的还是学生们的安全。因为一到换季,生病的学生就特别多,一个月下来,晚上送10来个学生到医院是常事,经常都是刚刚睡下,凌晨两三点钟又被叫醒。记得有一次,一个学生不知道什么原因咳嗽出血,文玉良吓坏了,尽管自己比学生个头还小,背上学生就往医院跑。学生生病让她担心,另外,遇到孩子情绪不稳定,也让她睡不好。有时候会遇上某某同学因为月考考不好,情绪特别低落,这个时候,她会充当心理咨询师,留在宿舍陪着孩子聊聊天,好好安慰一下,待孩子情绪稳定了才敢离开。

      “虽然工作累,但经常得到学生、家长肯定,觉得既暖心又自豪。”文玉良说。                                                                             

“我自信”团队成就“我”的价值(语文教研组)

 

“我幸福”

奏响团队发展“圆梦曲”

      “董妈,教师节快乐!祝您身体健康,万事如意,天天开心!”每年,每逢教师节或其他传统节日,总有学生无论身处天涯海角,都会为董巧云打一通问候电话、发一条祝福短信或视频,这个时候,董巧云就觉得自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

      从1982年教书至今,董巧云的教书生涯已走过30多个春秋。如今即将到退休年龄,令她异常不舍。“我太爱教师这份职业了,只要站在讲台上我就感到很幸福。”董巧云说,每次看见学生那一张张笑脸、一双双对知识渴求的眼睛,自己就不愿离开,想为他们多上一节课,多讲一道题。

      “教师,是我无悔的选择。”董巧云说,教师的物质回报很少,但看到学生一点一滴的进步,迈向更加灿烂的未来,心里就收获了满满的职业幸福感、成就感。

      做一个影响学生终身成长的老师,是广益中学教师追求的幸福目标。

      “有一盏桔黄的灯,闪闪烁烁;照亮了人们夜行的路程。”在“我为恩师读首诗”活动现场,学生何佳玲为教师甘玉洁朗诵一首《点燃一盏心灯》,表达对老师的无限感激之情。

      原来,学生何佳玲进入高中后成绩就一直不稳定,经常感到沮丧。甘玉洁发现他的问题后,主动找他谈心,没有想象中的责备,而是温柔地对他进行鼓励,并告诉他,“过去的就过去吧,珍惜今天的时间,良机易失,尝试即作为”,劝勉他不要灰心,努力学习。在甘玉洁的鼓励下,何佳玲主动调整学习心态,上课认真听讲,主动思考提问,最终学习成绩有了显著提升。

      努力工作让更多学生成人成才,收获满满幸福感,这是广益中学教师的自觉追求。

      教师廖义员除了上信息技术课、辅导“机械创新社”等社团活动、带领学生参加机器人大赛之外,他还负责全校信息技术相关的工作,如月考全校学生网上阅卷的模板制作、成绩统计、成绩分析等工作,常常忙得脱不开身,加班至深夜,有时连饭都吃不上。

今年举行的2020级军训汇报活动,廖义员早上7点不到就到学校操场安装音响、电脑等仪器设备,为军训汇报表演做准备。因为害怕音响设备中途出现问题影响军训汇报表演,廖义员一刻都不敢松懈,一直待在现场。待活动结束、仪器设备收拾妥当后,差不多已是下午2点。此时他才反应过来原来自己从早上开始就滴水未进。

       “虽然淋着雨,又累又饿,但看到家长们对这次活动纷纷称赞,以及学生脸上满意的笑容,就觉得十分幸福。”廖义员说。

 

我幸福和谐的大家庭(计算机教研组)

     因为我重要,所以有担当;因为我行动,所以有改变;因为我自豪,所以聚人心;因为我幸福,所以有快乐圆梦想……广益中学“四我”团队,正朝着更高优质教育目标前行。

重庆广益中学 版权所有(1894-2012) 校址:重庆市南岸区黄桷垭文峰段78号

邮编:400065   联系电话:62627262,62466701   传真:02362627262

  渝ICP备09006278号  


重庆广益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