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训砥砺青春,英姿献礼广
——2015年新生军训工作全面展开
在高中生中开展军训,是对《国防教育法》、《兵役法》的贯彻和落实,是每位高中学生必须要履行的责任和义务,是全面提高高中学生素质的必然要求。一直以来,我校始终将军训工作作为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并把军训列为重要课程之一,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工作模式,取得了十分显著的成绩,深受师生的支持和好评。
今年的军训工作旨在使参训学员通过军训磨练坚强的意志,养成良好的作风,展现广益学子的精神风貌。
今年承担军训任务的是重庆市国防动员训练基地的部分官兵,该基地领导对此次军训工作极为重视,专门选派了德才兼备的教官来校承担训练任务。
来自四面八方的学子解下行囊、穿上戎装,迈出了人生新旅程的第一步,为期6天的新生军训工作在我校展开。我校今年参加军训的新生共有898人,他们身着整齐的警服,英姿飒爽,整齐有序。训练场上那响亮的口号和掷地有声、整齐划一的步伐,充分展示出2018级新同学昂扬的气势和锐不可当的进取精神。
口号嘹亮响彻蓝天 教官学员积极训练
“一二三——四,一二三四!”清晨的第一抹阳光划破了晨曦,静谧也被嘹亮的口号声划破。沐浴在曙光中的校园里,身着军装的学员们开始了规律有序的军训生活。从 8:00 到 11:30,各方队在指定地点井然有序地训练着队列基本动作。从摆臂的高度到迈步的力度,每一个基本动作都在教官的严格指导和学员们不断练习下得到提高和完善。学员们的动作越来越整齐,军姿也愈发挺拔标准。虽是刚刚开始训练,但学员们进入状态迅速、适应良好。在休息的间隙,还能听到方队与方队之间、教官与学员之间的拉歌互动,气氛热烈又活跃。
当夕阳的余晖洒满大地时,一天充实而丰富的军事训练结束了。大家皮肤被晒黑了,身体也变得疲惫了,但这一天的收获却让学员们觉得受益匪浅,对接下来的训练更是充满了斗志、充满了激情。
班主任辛勤坚守,校领导莅临指导
六天的军训生活,班主任老师跟学生们吃,跟着学生们住,跟着学生们苦,跟着学生们笑,学生在哪里,哪里就有班主任们坚守的身影。烈日炎炎,学生挺拔的军姿旁,有班主任的身影,风雨飘飘,班主任淋着雨陪伴学生。正是这样一支优秀的认真负责的班主任队伍才带领了出如此团结拼搏,优秀高效的高2018级学生队伍。六天的军训,彰显了我们高2018级班主任们的卓越风采。
学校领导十分重视高2018级的新生军训。曾伟校长多次到军训基地视察指导工作。9月25号,章校长、汤书记、曾伟校长,姚校长,邓主席,杜洁主任一行人亲临军训基地看望全体师生,就军训内容,学生食宿,学生安全,教师食宿等问题作出指示,要求全体师生再接再厉,保质保量的完成军训任务,发扬吃苦耐劳的精神,彰显广益中学师生的风貌。
雏鹰展翅击长空 沙场点兵展雄风
清晨,各训练方队按照训练计划已步入体育场进行阅兵踏乐训练。曾伟校长亲临阅兵式现场。乐曲《中国人民解放军阅兵曲》节奏清晰、铿锵有力,不仅是学员们齐步、正步行进的口令,也是为学员们鼓劲的掌声和激励的喝彩。参训学员们身影矫健、精神振奋,在教官的指挥下踏着音乐不断调整和规范着自己的每一个动作。各方阵同心协力、军事动作整齐划一、训练成效显著。数日的踏乐训练使得各分列式方阵学员在行进节奏与步伐控制方面日臻完善,团队合作的凝聚力和默契程度不断加强。而教官适时的悉心指导和体贴关怀更使学员们每迈出一步,都带着自信灿烂的微笑和收获幸福的喜悦。与此同时,训练场上学习氛围浓厚、气氛空前活跃,不仅有教官和学员间的教学相长,更有各方队之间的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大家不时用掌声和欢呼声为出色的方阵喝彩,也为自己的进步加油。正是有了坚实的训练基础,阅兵式上,各个方队表现优秀,分列式整齐划一,军体拳刚劲有力,最后一曲《感恩的心》唱出了学生、教官、老师之间的深情,温暖人心。
后记:风雨中的橄榄绿
短短一个星期的军训转瞬即逝,但是它却见证了广益学子的成长。“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是军训中孩子们最深的体会。军训时风雨不间断的训练,它告诉了孩子们面对困难应有的态度;军训时那响彻在雨中的口号,它强化了孩子们保家卫国的责任。风雨无阻,孩子们挥洒着汗水,保持着军姿的纹丝不动,跨步的整齐有力,口号的声响嘹亮。那一条条腰带,一套套军装,穿出了军人的生活,穿出了军人的习惯;那一声声哨响,一阵阵踏步声,一句句口令声,奏出了属于军人的气质,奏出了军人的灵魂;。那一切绽放出了经历了苦寒后梅花的芳香,那一切绽放出了属于孩子们青春的风采。
山如果没有悬崖峭壁,就不再险峻,海如果没有惊涛骇浪,就不再壮阔,河如果没有跌宕起伏,就不再壮美,人生如果没有磨难,就不再精彩。在艰苦的训练中,孩子们以完美的表现展现了自己的成长,丰富了自己、充实了自己、完美了自己。最终成为了军训里那一抹最美丽的“橄榄绿”。
重庆广益中学 版权所有(1894-2012) 校址:重庆市南岸区黄桷垭文峰段78号
邮编:400065 联系电话:62627262,62466701 传真:02362627262
渝ICP备0900627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