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考古学教授对话重庆广益学子 为青春播下考古梦
2019年04月12日 11:55 来源: 新华网重庆教育频道
新华网重庆教育频道4月12日电 “太酷了!原来洛阳铲可以这样用,原来考古工作这么酷!”昨日,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韦正走进重庆市广益中学,为“行远考古社”的同学带来一场题为《北京大学与中国考古》的专题讲座,一起感受考古学的魅力。
讲座现场。新华网发(学校供图)
“相似的马氏工艺图饰都在汉帝海昏侯和蒙古匈奴墓中发现,可以窥见匈奴的物质文化深深被中国影响,最终导致了匈奴汉化。”韦正用生动详实的图片向同学们揭示了考古工作的作用和意义,从古人的生活轨迹中探明人类文化堆积原因和过程,从而观古思今。
韦正教授讲述考古故事。新华网发(学校供图)
学生认真做笔记。新华网发(学校供图)
2021级11班的杨祐熙感叹说:“考古这项工作,就像开启了一扇时空大门,走进古人的生活,与千百年前的人们进行交流和对话,这种感觉非常奇妙。韦教授的讲座点燃了我的考古梦,明确了我的人生方向,今后我想去北大学习考古学。”
为让同学们亲身感受文物的魅力,重庆市文化遗产研究院走进广益中学,开展“我是考古家”——文物拓片活动,同学们用翻模复制的文物画像砖为对象,通过操作实践,亲手制作文物拓片。
重庆市文化遗产研究院文物修复技师现场指导同学们进行文物拓片。新华网发(学校供图)
“同学们按压的时候不必用力,要用巧劲。”研究院的文物信息中心副主任吴广一边耐心地教同学如何操作,一边讲解着文物上文字和图形的内涵和意义。不一会,一张张精美的拓片制作完成,高一年级的孟心雨是第一次参加这样的实践活动:“文物拓片太好玩了,不仅可以丰富自己的见闻,还可以完成自己的‘文物’作品,非常开心,希望以后多参加这样的活动。”
同学们动手拓片。新华网发(学校供图)
“文化遗产带去的不仅是欢乐,更重要的是,给这些难有机会接触文化遗产保护的学生们埋下了兴趣的种子。也许今后,他们之中也有人投身到祖国的文化遗产保护事业中来。”吴广说。
重庆市广益中学综合实践教研组组长黄祖清,同时也是“行远考古社”指导老师之一,黄老师介绍,校考古社于2014年成立,成员主要由高中部学生参与,通过读书交流,专题讲座、现场考察,参加大学夏令营等方式,激发学生对考古的兴趣,提高学生保护文物的意识,传承中华传统文化。
重庆广益中学 版权所有(1894-2012) 校址:重庆市南岸区黄桷垭文峰段78号
邮编:400065 联系电话:62627262,62466701 传真:02362627262
渝ICP备0900627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