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学校新闻  >>  广益新闻

课程领导力让师生享受学习之魅------广益中学“学行”课程领导力建设精彩纷呈

发布日期:2015-04-07 阅读:6139次

抢红包、送祝福、致青春的一封信……近年来,关于开学典礼的创意层出不穷,可你见过孔子、李大钊、蔡元培、陶行知等这些大家“同在现场”的开学典礼么?

虽已过去一月有余,但广益中学的师生们仍在津津乐道,今年的开学典礼不仅体悟了礼仪之邦的文化精髓,还潜移默化的领悟了不同时代教育大家的经典教育思想。

无独有偶,“广益大讲坛”自开讲以来,无论是经典案例、还是学术科研,从逸闻趣事到管理经验,从风土人情到教育之道等均有涉足,不仅是教师自我才华彰显的平台,更是激昂思想、汇融睿智的“思想硅谷”。

“奔跑吧,初三”、“蛮拼的90天”、“青翼助飞行动”等等不一而论,在广益中学,学习竟然成了一件“最有意思的事”。

潜移默化

学行课程凸显文化张力

“我们学校的开学典礼太强大了,连孔子、李大钊都‘现身’了。”高一年级的蒋墨涵兴奋地表示,没想到母校的开学典礼也如此“有文化有内涵,创意而意外”,自己没有理由不好好学习。和蒋墨涵一样,酷爱古典文学的张宇也深有感触,看到全校师生置身其中,虔诚而发自肺腑的行拜师礼、宣誓,感受来自传统文化的礼仪,“太震撼了,真正的教育就该如此。”

“我们都是葫芦娃,有的会喷水,有的会移山,各有各的本事,只要努力就一定会胜利。”在“奔跑吧,初三”演讲台上,学生朱自远用幽默的语言调侃中考的压力;而高三学生更是对渐渐临近的3个月,美其名曰为“蛮拼的90天”。

能在传统文化中接受熏陶,能以轻松的姿态对抗挑战,能为自己的青春“代言”,这无疑得益于老师们的谆谆教诲、学校“学行”文化潜移默化的影响。

在贴吧里,认定的每位好老师背后都有一个被学生的标签:“龙SIR—男神”、“晴天小猪—极有耐心”、“杨菊华—负责、慧眼”……而如何将这些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资源充分整合起来,成为广益中学一直思索的问题。

在“培养有学有行有个性的现代人”的教育哲学基础上,广益中学不断引领学校教师专业化发展,借助平台优势和专家资源,让教师“走出去”学习经验,把教育专家和明星教师“请进来”;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构建优质课堂教学体系,开发学行课程,建设“基础-拓展-研究”三维立体课程结构,完善了课程体系,使课程领导力建设之路走得更科学、更稳健。

拓宽思维渠道

校园处处皆课程

“妈妈,你辛苦了,我回家之后要给您做一顿好吃的饭菜。”要在从前,当着妈妈的面,内向的史琳婕肯定说不出如此温情的话,可今年在班级组织的“感恩母亲”三八国际妇女节主题班会上,史琳婕把自己的心里话说了出来。

近年来,广益中学非常重视学行文化的传承与发扬,拓展育人渠道,以课堂教学渗透为德育工作的主要途径,以系列化德育活动课程为重要载体,提倡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立体浸润德育”。

这次的“感恩母亲”主题班会只是学校系列德育活动之一,除此之外,广益中学还利用学校品牌特色活动如元旦书画比赛、体育节、艺术节等,开发了“读名著、听名曲、唱名歌、背名诗、看名篇”等“五名”工程;利用节日、纪念日如“学雷锋、树新风”、“法制宣传日”等育德;利用仪式活动如成人礼、入学礼、毕业礼等育德;通过一系列育人渠道,创新形成了文化育人、理念育人、课程育人、活动育人、特色育人、环境育人的学校德育特色。

学校组织学生考察南山历史文化遗迹,到“南山之家”养老院看望孤寡老人,参与文明交通活动,开展植树等环保活动,……这些实践活动,极大的培养了学生课程领导力,使学生不仅学到了知识,还培养了爱心,树立了环保意识,学会了思考,动手能力不断增强,综合素质得到很大提升。

与此同时,学校拓宽课程资源集群,开设礼仪课程,从师生礼仪、餐桌礼仪、交往礼仪等方面进行训导,提升学生文明礼仪。

学生通过社团、兴趣小组、第二课程等形式让学业生活更精彩,校园里经常有他们陶醉在艺术中的身影;在“校园开放日”活动中,学生们大展风采,礼仪、向导、摄影摄像、解说员等各个角色让学生不亦乐乎,他们既检验了所学知识,又在实践活动中享受着收获的快乐。

隐性课程显性化

学行文化开启课程新模式

每个学校都有自己的校情、学情,学生需要什么样的课程,学校能开出什么样的课程,开设校本课程必须综合考虑。广益中学在开展校情学情SWOT(优劣势分析法)分析的基础上,因校制宜,从学校文化特质和现实教育的价值导向中凝练出“学行”文化,彰显了学校的特色。

“人文校园是活的,学校万物皆课程。”广益中学课程中心副主任何天权说,“‘学行’文化的延承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而在这一过程中,隐性课程更应该显性化。”

事实上,这种“隐性课程显性化”的案例并不鲜见。

广益书院渊源已久,彼时的广益书院坐落于南山幽林之中、依傍黄桷古道。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浓郁的书院氛围成就了“兼容并包,多元文化”的精准定位与特色发展。

在课程领导力建设下,广益中学延续了广益书院文化思想,并延伸出“广益大讲坛”、“校友专家课程”、“游学课程”等;自新课改以来,学校利用校友资源组建多名包括院士、大学教授、学者在内的名校友,多次开设校友专家讲座;广益大讲坛的开讲,为师生、家长和名人提供了展示才华、分享智慧的大舞台;游学课程促进了中外学生的交流互动,拓宽了学生的视野和眼界。

这种课程浸润的作用显而易见,早在第二届中国高中生美式辩论赛重庆赛区中,广益中学一组初三学生选手就成功跻身32强。

 

“我感觉课堂方式及课程选择灵活了,能自主选择的也更多了。”在高二学生闻一鸣的印象中,课堂只有宽泛的内外之分,“内”就是必修课,“外”就是课外活动,而在广益中学,在和所有同学接受基础必修课的基础上,他可以参与各种社团和主题活动,来提升自身的创意能力和人生规划;不仅如此,他还可以自选课程,通过专业培训、大学先修课程、科技俱乐部等途径,使自己的个性潜能朝着高水平迈进。

广益中学的课程领导力建设,与其说是改革,不如说是改良,是在遵守教育规律、尊重个性发展、激发青春斗志基础上的一场静悄悄的“改良”。

从“开学第一课”到“广益大讲坛”、到学行文化建设、再到每位学子青春的脸庞和阳光的笑容,这所拥有120余年厚重底蕴的历史名校,始终遵循“培养有学有行有个性的现代人”的教育哲学,在精彩纷呈的学行课程领导力建设中,走出一条让师生享受学习之美、学习之魅的多元道路来。

重庆广益中学 版权所有(1894-2012) 校址:重庆市南岸区黄桷垭文峰段78号

邮编:400065   联系电话:62627262,62466701   传真:02362627262

  渝ICP备09006278号  


重庆广益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