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院士走进广益中学课堂
核心提示
他们的年龄相差60多岁,但一甲子的时光并没有阻碍他们的交流。
在求知之路上,十多岁的他们,才刚刚启程;而80岁的他,早已荣膺院士,登上科研事业的巅峰,但这也没有阻碍他们的交流。
因为他们都是广益人。
他们是广益中学年轻的莘莘学子,他是中国科学院院士李朝义。
4月24日,广益中学学术报告厅的黑板上写着几个闪亮的大字:与校友李朝义院士面对面。
一场跨越时光与知识的交流,在这里徐徐展开。
院士面对面,激发求知热情
4月24日下午2时30分,一个儒雅的身影出现在广益中学学术报告厅门口。
济济一堂的广益学子立即起身恭迎,高声喊道:“学长好!”
一声“学长好”,消除了他们之间所有的距离,让他们不但面对面,更是心连心。
学长李朝义是广益中学49级毕业生,在这所百年名校里度过了3年快乐时光。此后他在清华中学读到高二,便去参军,读大学,搞科研,成为中国科学院院士,现在是我国“脑和意识研究”首席科学家……他用几十幅珍贵的相片向学弟学妹们展示了上世纪的广益校园和自己传奇的一生,引得他们由衷赞叹,他们深以有如此非凡的院士学长为荣。
李朝义院士与学弟学妹们的座谈会是广益中学“献礼120周年校庆”开放周的收官之举,同学们期待已久。实际上,像李朝义院士这样级别的校友前来座谈、讲座,是广益中学独具特色的“校友课程”。120年里,广益中学积累了深厚的文化底蕴,从这里走出了众多重量级人物,如中国科学院院士李朝义、邹岗,中国工程院院士刘嘉兴,全国五一劳动模范谭民化,著名“钢琴王子”李云迪的恩师但昭义,《红岩》月刊主编等。邀请这些各擅胜场的著名校友反哺母校,为年轻的广益学子开设各种专家课程,成为广益中学素质教育的一大特色。
同学们对李朝义在广益的时光尤感兴趣。“在广益时很贪玩,有一次和几个足球队的同学偷偷跑到南温泉玩了3天,学校找不到人,急得不得了。回来后我们被罚站了很久。”李朝义笑谈往事,惹得同学们开怀大笑。80岁的老学长很平易,很亲切。
一个学弟问他:“我们这些年方十七八的学生,除了学习之外,还应该做什么?”
“玩!”干净利落的一个字,又让学弟学妹们满堂大笑。
但是李朝义院士的“玩”,不是瞎玩贪玩,而是指多做体育运动和艺术活动。从上世纪早期开始,重视艺体就是广益中学的优良传统。当年的广益中学足球队在西南地区所向披靡。受其鼓舞,李朝义在广益中学读书期间也非常热衷足球,这锻炼了他敏捷的思维和自由的头脑。从事生命科学研究之后,他更深刻地明白健全体魄对于学习的重要性。“玩”,并不是在误导学弟学妹。
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提出了一个著名的“钱学森之问”:“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的人才?”
座谈会上,李朝义也被一个学妹问及这个难题。“一定要锻炼自己的创新能力。在你们这个阶段,要认真打好基础。”这是一位科学巨人的切身感受。李朝义常常躲在宿舍里自学英语、法语和德语,还自学了电子科技,为日后的科研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因此他可以从容地研究众多学科和进行跨学科的交叉研究。
打好基础,才有攀登事业或知识巅峰的可能;打好基础,也暗合广益中学第一任校长杨芳龄提出的校训:登高自卑,行远自迩。老学长的谆谆教诲和科研生涯,深深地激发了同学们的求知热情。
同学们的最后一个问题是问学长对他们有什么希望。
“希望你们超过我!”睿智风趣的回答获得了同学们经久不息的掌声。这是一个老学长对学弟学妹们的殷切期望。
学导课堂,推进课程领导力
这里正在进行一场“跨国贸易”。
一个“法国商人”想购买“英国商人”的货物,付款时“英国商人”却拒收他的法郎,他只好去一家“美国银行”把法郎兑换成美元,再用美元向“英国商人”支付账单。同样,“英国商人”要购买“法国商人”的东西,也先要将英镑兑换成美元……
惟妙惟肖的表演让台下的同学们忍俊不禁。这是广益中学开放周“学导课堂”里的一节历史课。为了让同学们更直观地理解二战后美国在布雷顿森林体系中的主导地位,王丹老师让3位同学模拟表演了这样一场跨国贸易。同学们轻松愉快地理解了枯燥的历史知识。
“乌克兰发生经济危机,应向哪两个组织申请贷款?”
“中美发生贸易摩擦,可向哪个组织申请仲裁?”
王丹老师一边展示幻灯片,一边提问。将历史知识与时事热点联系起来,让同学们思维活跃起来,个个唇枪舌剑,一番辩论,对“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内容理解得入木三分。
在另一堂课上,卞蓓颖老师给同学们出了一道函数题,然后随机抽取3位同学的解答,有的解得对,有的不对,老师一步步地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对?为什么错?
对要知道对在哪里,错要知道错在哪里。 这样的导学、导思,深受学生喜爱。
“这样讲课,我可从别人的解题思路中找到自己的灵感,受益匪浅。”一位女同学说。
实际上,从19世纪末创校之初到中国科学院院士李朝义就读期间,再到21世纪的今天,广益中学一直保持着优良的教风、学风。不断探索如何为中学生打下坚实的知识基础,是历届校领导致力最深的领域。近年来,广益中学逐渐探索出“以学导学”的学导课堂教学模式。“学导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通过 ‘自学指导、合学引导、拓学辅导’三个部分,充分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提升了教育教学的质量。”广益中学校长章显林介绍。
在学导教学模式的推动之下,广益中学的教育质量逐年攀升,在社会、家长和学生中获得了良好的口碑。学导教学模式也获得领导、专家和师生的极大认可,广益中学因此被评为重庆市高中新课程试验样本学校。
如今,广益中学正在进一步深化学导课堂,探索分层教学;继续贯彻课程改革,提升课程领导力,“希望有更多的院士从广益中学走出来”。
链接
广益中学考古社团
考察宋代涂山窑遗址
4月9日,广益中学考古社团在学校指导老师的带领下,在南山黄桷垭涂山窑小湾遗址进行实地考察。
广益中学考古社团成员在黄祖清、廖义员两位指导老师带领下,前往南山黄桷垭涂山窑小湾遗址,考察涂山窑兴衰。在此之前,同学们已经上网查阅了相关资料和文献。实地考察后,他们对这段历史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并撰写了《宋代涂山窑遗址考察报告》。
广益中学地处南山文峰塔下,得地利之便,利用南山资源,通过开展各种综合实践活动来配合选修课程的开展,促进学生的成长。据介绍,这次考察是学校开展研究性学习的活动之一。
附网址:http://cqrbepaper.cqnews.net/cqrb/html/2014-05/06/node_139.htm
重庆广益中学 版权所有(1894-2012) 校址:重庆市南岸区黄桷垭文峰段78号
邮编:400065 联系电话:62627262,62466701 传真:02362627262
渝ICP备0900627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