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校友回母校讲课 献礼广益120周年校庆
发布日期:2014-04-25 阅读:4849次
老校友回母校讲课 献礼广益120周年校庆
2014-04-25 09:16:03 来源: 本站原创 编辑: 齐云尚
“学习古代诗词,有哪些方法和技巧?”“抗战时期,重庆发生了哪些重要历史事件?”近日,广益中学教育教学开放周活动正式开始,邀请了来自重庆工商大学、重庆教育学院、四川文理学院等多所高校的老校友们,回到母校为学生们授课。
活动期间,社会各界、家长们也可以走进学校课堂,参加听课、评课、交流、专家研讨等活动,与学生、老师一同体验“学与导”的课堂模式,分享课堂乐趣,收获知识的快乐。
课堂内容生动实用
老校友受欢迎
4月22日上午,走进广益中学广信楼的学术报告厅,校友专家、重庆工商大学教授薛新力正在为高一、高二年级的200多名学生讲授《古典诗词欣赏》。
“首先,需要大家回答一个问题,有特别讨厌学习古典诗词,或者是喜欢学诗词的同学么?”还没等薛教授说完,台下的学生便沸腾了起来。
薛教授顺势引导,“其实,古典诗词并不可怕,学会了虚实运用、找题眼,了解写作背景、典故、动词用法这五种技巧,理解一首诗的大意便不成问题了。”
紧接着,薛教授一边旁征博引,一边举例引用,诙谐幽默的语言,让台下的学生听得津津有味。
90分钟的课程很快结束了,报告厅内响起了一阵热烈的掌声。不一会儿,薛教授的身边围满了学生,“薛老师,再给我们讲一个典故嘛。”“薛老师,你的课件可不可以拷我一份?”
“薛老师的课把高中语文知识穿插进去,去掉了晦涩难懂的部分,对我们来说非常实用,就像听故事一样有趣。”学生周子涵说,虽然只有短短的两节课时间,却受到了大家的欢迎。
感恩母校
献礼广益120周年校庆
“母校培养了我,作为一名大学老师,我能够做的就是知识上的支持,我希望尽自己最大的能力,为母校的发展贡献出自己的绵薄之力。”谈起对母校的感情,初65级校友薛新力感慨地说。
当天,来自四川文理学院的潘良炽和重庆教育学院的赵心宪等校友,还为学生们带来了《重庆抗战的地位和作用》、《非物质文化遗产常识》课程。
潘良炽教授从重庆在抗战时期的经济、社会、文化方面入手,详细阐述了这一时期重庆的地位和作用,并对其中涌现出的文化名人、革命志士进行了深入浅出地分析。从经济到文化,再到人物生平、思想观念,一堂课下来,文史哲知识纵横交叉,让孩子们在中学的课堂里,感受到了大学课堂的氛围。
“时值广益120周年校庆之际,借助这个机会,再回母校为学生上课,我感到骄傲,同时,也感受到了母校的温暖。”初65级校友潘良炽教授相信,作为具有历史积淀的百年名校,广益凭借专家人才济济的优势,今后一定会有更为长足的发展。
邀请专家校友上课
打造广益“校友讲堂”品牌
邀请专家校友回校给学生上课,是广益中学在高中课程改革中力图打造的一个品牌特色。
据该校课程中心主任何天权介绍,早在2011年,该校就开始设置校友专家课程,目前共开设有《重庆历史文化名人研究》、《交通与旅游》、《社会 美学》、《现代礼仪》、《中西文化的家庭观》等17门课,每周三下午行课。同时,专家校友团队也从最初的9名发展到了如今的17名。
“接下来,广益中学还将把校友专家课程进一步打造成为‘校友讲堂’,邀请越来越多的老校友回到母校,结合自身情况,为学生开设特色的选修课程。”何天权说。
“通过这种校友纽带的方式,让专家级的校友授课团队,与学校语文、历史、外语、生物等学科相配套,是基于广益的历史沿革和时代需要,也是广益本色的体现。如今,学生和专家校友的互动交流已成为一种常态。”何天权说,同时,校友专家课程也是学校迎接120周年校庆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社会各 界、家长还可以走进课堂,与校友、老师、学生共同体验课堂教学,分享课堂乐趣,收获知识的快乐。(记者 胡燕磊)
潘良枳校友讲《重庆抗战的地位和作用》
薛新力校友讲《古诗词欣赏》
彭孝平校友做高台人力飞行的经验交流
高台人力飞行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