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益中学历史“卓越课堂”市级研讨展示
发布日期:2013-04-30 阅读:6797次
广益中学历史“卓越课堂”市级研讨展示
2013年4月26日,重庆卓越课堂“以学导学”模式市级研讨会暨开放周展示课活动在我校举行,来自重庆市各区县的教研机构负责人、一线教师观摩了历史组李宝坤老师的《物质生活与社会习俗的变迁》学导展示课。本节课分为三个明显的部分:自学指导-合学引导-拓学辅导,李老师严格把控每一环节的时间,不仅按课前预设很好地完成了三维目标任务,还在教学过程中适当处理学生生成的问题,营造了浓浓的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氛围。从历史学科角度很好地践行了我校一直推行的“以学导学”模式,突出的亮点表现在:
1.在自学指导环节,注意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发现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在课前完成学导案,在完成学导案过程中生成自己的问题。根据课程标准和重难点,在课堂上解决共性问题。当学生没有提出对于理解所学知识所必须的问题时,李老师及时提出这个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解决。
2.在合学引导环节,注重对基础知识的归纳。针对学生在自学环节只停留在罗列相关史实,而没有形成一个整体的概念的情况,李老师引导学生归纳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特点,从而为下一个环节的问题解决做铺垫,将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合作学习有机结合起来。学生在对文本进行充分预习的基础上,经过李老师的引导,基本上做到了分阶段归纳出不同时期的特点。
3.在拓学辅导环节,注意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李老师抓住影响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迁的因素这个最核心的问题,通过提供一些经典史料来引领他们解决这个问题。通过组织小组活动,让学生首先自己研读史料,从中提取有效信息,然后再进行小组讨论,最后展示各个小组讨论的成果,注意引导小组间的交流互助学习。李老师自己也不时参与其中,师生互动交流,较好地体现了华国栋专家提倡的师生合作共同体理念。
在课后进行的研讨会上,主持会议的重庆市教科院历史教研员黄开红老师对李老师这堂课的亮点给予了高度评价,同时也对这堂课的值得改进之处提出了合理化的建议。
随后,历史教研组长周贵平老师向参加研讨会的各位领导、老师们介绍了我校历史组近几年“学导课堂”的推进情况以及新课改的一些体会。自2010年重庆实施高中新课改以来,历史组在中央教科所研究员、博士后导师华国栋教授、市教研员黄开红等专家引领下,在区教研员胡文平老师直接关怀下,在学导案编写、学导课堂实践等方面摸索前行、探索创新,形成了“自主学习-问题生成-合学引导-拓学辅导”的学导课堂模式。主要的经验、体会有:
1.在课前自学指导部分,注重引导学生自主体验历史知识,生成个人问题,先通过小组交流解决组员生成的问题;小组不能解决的问题,由科代表收集交老师,组织全班一起纠错、补充和完善,在此基础上再进行知识整合,形成课堂合作探究的问题。
2.在合学引导部分,通过生生探究、师生探究,共同理解、解决历史问题,营建开放、多元、包容的师生合作学习共同体。
3.在拓学辅导部分,着力升华历史思维和历史方法、梳理总结历史知识结构。还可以在此基础上组织学生拓展练习;上图书馆查阅资料,或通过网络解决课堂上未能解决的问题。
周老师特别介绍了她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如何动员、激励学生的经验:分学习小组,民主推选小组长、定组名、制组徽;成立历史学习委员会,负责优秀小组奖金的筹集;力推新人参与小组发言,力求使学导课堂面向全体学生。周老师的努力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培养了学生的团队意识、竞争意识、表达能力、倾听意识和能力,以及深度的历史思维能力。教师很多时候就是课堂学习的组织者、引领者,和学生就是同学关系,成了共同学习的亲密朋友。
周老师的经验在历史组以致整个学校起到了一定示范作用,对传统课堂、不同梯队的班级都带来了观念上的强烈冲击。历史组在学校的新课改征程中也因此走得更稳健、更从容。
最后,区教研员胡文平老师对参加工作不到一年的李宝坤老师能够承担今天这样的市级示范课给予了充分肯定。她明确指出,这堂课的成功离不开黄开红老师用心指导和广益中学校领导亲切关怀,是历史组同仁上下齐心、集体智慧的结晶。她同时还介绍了南岸区各中学努力推进新课改的喜人情况。
广益中学历史组 黄祖清供稿
2013年4月27日